古诗词省略句式的作用(句子成分的省略)

一个完整的句子,有各种成分,最起码要有主语和谓语。然而,在古代诗词中,不完整的句子是常见的。每种成分都有省略的情况。

省略主语,在古代诗词中最多见。但是,省略主语的情况,在古代散文和现代诗歌中也不少见。在一首诗词中,各句的主语如果不变换,省略了也能读懂。有时,各句的主语有变换,但也常常省略。王勃的《送杜少府》:“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一句省略了主语“我”,后一句省略了主语“我们”。再复杂一点的,如李白的《宿苟媪家》:“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头句和末句,主语不一样,又都省略了。头句省略了主语“苟媪”,末句省略了主语“我”。

谓语和主语同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虽是一句之“主”,但也不像谓语那样重要。在古代散文中,谓语省略的情况不多。而在古代诗词中,谓语却常常被省略。刘禹锡的《至潜水驿》:“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前两句与后两句一对照,很容易发现谓语的省略。后两句的谓语没省略,“噪”、“飞”是说明“鹊”和“蝶”的动作的。前两旬省略了谓语,“鼓”、“鸡”的动作在字面上没有说明,但可体会出。前两句的意思是,为迎社日,枫林里响起了鼓声,中午时分,鸡在茅屋旁边啼叫。这样就可看出原诗句省略的成分了。谓语省略后,可以从诗句的其他成分体会出谓语来。王维的《送李使君》:“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前后两句都省略了谓语。但是,前句中从“雨”字可知谓语动词是“下”,而后句省略的不是一个谓语,将省略的补充上,全句的意思是:远远一望,山间因夜雨而涨的百重泉,像悬挂在树梢上一样。在有的诗中,一个诗句是由两个句子形式紧缩成的。这种情况也有省略谓语的。陈子昂的《感遇》:“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前后两句各由两个句子形式组成,其问省略了连词“而”。主要的是,每个句子形式都省略了谓语动词。这两句如添了谓语动词,则是“因盖云构(高耸入云的建筑),而把山林伐尽,因做瑶图而用珠翠烦(很多)“。还有的诗,是前后相连的两句,有一句省略了谓语。岑参的《白雪歌》:“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吹拉弹奏”,这是从前句的意思体会出的。王维的《使至塞上》:“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后句看来是个完整的句子,实际上前面省略了谓语动词“说”。后句是“候骑”所说的话。下面再举出一些谓语省略的例句,可以看出这种省略情况,在古代诗词中是多见的。如: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前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冶炼”。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后旬省略了谓语“响起”。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句省略了谓语动词“藏”。

在古代诗词中,句子成分的省略,还有一种多见的情况,就是省略一种成分的一部分。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谓语的动词前,都有一介词结构作状语,而介词结构只剩下了“松间”、“石上”,省略了介词“于”。李白的《送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前句将“自西”这一介词结构中的介词“自”省略了,后句将“于烟花三月”这一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于”省略了。介词结构作状语的省略了介词,作补语的也有省略情况。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作补语的介词结构“于南山中”,省略了介词“于”。有的不仅省略介词,而且还省略了后面的方位词和时间词。许浑的《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前句中的“日沉阁”是“日沉在阁后”的省略,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和方位词都省略了。

以合成谓语组成的句子,省略合成谓语的一部分——“是”,这在古代诗词中也多见。杜甫的《社日》:“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这两句的意思是,“他时(当年)是渭北之童,今日是江南之老。”前后两句的合成谓语都省略了“是”。汉乐府《陌上桑》:“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头一句的意思是,十五岁时是府小吏,“是府小吏”这一合成谓语中的“是”省略了。以下三句同此。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