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中考语文复习技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宝典)

第一轮中考语文复习技巧?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分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第一轮中考语文复习技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第一轮中考语文复习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分析

考点分布分值题型
2012拼音、线索、句子含义、赏析词语、人物(链接课内)14主观性试题
2013概括、描写、赏析、对比阅读(链接课内)13主观性试题
2014概括、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中心思想13主观 客观

【考点分布特点】

1、从考点归纳来看,考查题型比较常见;概括、赏析、含义、人物形象等

2、考查比较频繁的考点有:赏析、描写方法、人物形象

3、分值13分左右,大多题型是主观性试题(填空),2014年出现一个选择题

4、主要考查的还是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原文,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读原文,只有读懂了原文,才能让自己给出的答案有很高得分率。

【应对策略】

1、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的套路要熟悉,如赏析题:手法 效果 情感

2、总的原则要清楚:语言是表层、情感才是实质。让自己走进文章,成为文章中的人物。

3、答题要有分值意识、答案意识。

4、答题要有草稿纸,便于分析,严谨作答。

【复习宝典】

一、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1、线索分类:

(1)焦点人物

(2)焦点物质

(3)焦点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

2、如何找线索:

看题目、看文中多次出现的词语、看抒情议论段。

3、线索的作用:

是贯串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路,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二、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

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白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接合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必需结合具体语境来思量。对关键性词语和重点语句的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要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

3、要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

4、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活泼、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写出态度、心理等。

三、关键句子及在文中的作用:

1、关键句子包含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对偶、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2、理解关键句子主如果指能仔细体会句子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如笔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批驳态度及思想偏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效、作用、特点。

3、重点语句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分析:

从结构上,常起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等作用;从内部实质意义上,常有开篇点题、布置伏兵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分析记叙文语段中一句话:

要紧扣住文章所衬着的特定气氛、抒发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四、评价或赏析句子:

1、答题格式:手法 效果 情感

2、评价、赏析一句话:应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接着说使用这样的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即写出了人物或事物的什么特征;再评思想情感内容,即阐明这一句抒发了什么情感。

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起因、结果、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六、记叙文中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e)心理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

a、塑造人物性格;

b、推动情节成长;

c、揭示文章主题。

(2)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作用: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背景;

b、推动情节成长;

c、渲染气氛;

d、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表情、感情);

e、凸起、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a、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b、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其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七、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个、那些、其他、以上、云云、此……;

(2)通常为往前找;前一句或前一段

(3)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不是适合。

八、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1、方法: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2、答题套路: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 思想 个性)。

九、概括文章主旨:

1.巧妙抓住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进而得到到文章的主旨。

2、捕捉关键语句:有时:解题时如能注意到文章开头那个“见山”的句子,就可以发现文章的主旨;或在篇末,结尾点题,卒章显志,而这“点题”或“显志”的内容恰恰跟文章的主旨有关;或在篇中,如过渡句,衔接于上下文之间,使文章脉络清楚,起承上启下作用。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蕴涵着作者观点、情感的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它们往往是文章主旨的结晶,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3、赏析人物形象: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其主旨往往是通过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分析归纳这类文章的主旨,就理应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也就是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方面分析,归纳出文章主旨。

十、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释回答:

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触感染和启示;

(2)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好坏,对选文材料谈自己创见;

(3)调动知识的堆集,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结合。

答题套路:

(1)抒发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等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2)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3)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语言要通顺,抒发要流畅。

附:呼和浩特中考、模拟题中的记叙文阅读选练

一、(2014呼和浩特中考模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l4—17题(13分)

掌 声

①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②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③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④“同学扪,今天,我们上——”

⑤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⑥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⑦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⑧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⑨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⑩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⑾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⑿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⒀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⒁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⒂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

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⒃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

⒄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⒅——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⒆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⒇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 目改成“是个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21)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

(22)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23)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

(24)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25)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26)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27)此事过去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的方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28)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分析它在行文中的作用。(3分)

15.文中的高老师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6.文中(27)段交代了李晓和王娜娜的现状,有什么作用?(2分)

17.对于王娜娜在黑板上留字这件事,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

(一)

14.掌声(1分)高老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巧妙地把黑板上的话变成说话课的题目,与同学坦诚交流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李晓和王娜娜的表现使全班两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在文章末尾又以三次掌声做结。掌声贯穿全文,整篇文章浑然一体。(2分,分析结论各1分)

15.冷静,面对黑板上的公开挑战,在愤怒到极点的情况下,瞬间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概括分析各1分)

机智,改变了教学内容,用说话课的形式介绍自己承认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赏。(或改变说话课的内容,让李晓王娜娜有表达心声的机会,与学生真诚沟通)(概括分析各1分)

喜爱学生,高老师欣赏李晓眼光犀利、讲话流畅,欣赏王娜娜大胆活泼和说话的水平,(或十年之后高老师仍然关注着学生的变化等),都是爱学生的表现。(概括分析各1分)

16.侧面反映老师这节课教育效果非常好,给了同学们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17.可肯定或否定,言之成理即可。(1分)条理清晰。(1分){总分、分总}

二、(2014呼和浩特中考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5 题。(13分)

一 件 小 事

鲁 迅

①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⑧“你怎么啦?”

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⑪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⑫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的背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⑬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⑭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⑮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⒃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⒄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件小事”的起因和结果。(3分)

12.文章描写了( )个人物,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 )(2分)

13.“我”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的反应是( )(2分)

A.完全没有听到 B.听得清清楚楚

C.或者听到了,或者没有听到 D.听到了,但不太清晰

14.文章环境描写精当,请你找到文中第三处和第四处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

1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

(二)

11.起因:因为生计关系,我到S门去,雇定了一辆人力车。(1分)

结果:车夫被留在巡警分驻所, 我请巡警转交车夫一大把铜元之后离开了。(2分)

12.4(1分) 老女人(女人)(1分)

13.C(2分)

14.

(1)第三处环境描写:大风过后,天气寒冷,路上除了我、车夫和老女人外,没有其他人。烘托了车夫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高大形象。(2分)

(2)第四处环境描写:风停了,路上安安静静。用安静的环境来烘托“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活动。(2分)

15.赞美车夫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表现了“我”自我批评(自愧自省)的精神。(2分)

亲爱的家长朋友:

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习靠死记硬背、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

那么请加ch5188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中考中写出好作文,考出好成绩!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