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生活常识
健康常识
旅游常识
美食常识
日常常识
教育常识
数码常识

    搜一搜

首页 > 教育常识 > 四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乡下人家(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乡下人家(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23-03-19 10:36:39   浏览次数:0    

2.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课文描写了哪几幅图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3.围绕文中最感兴趣的景致展开交流,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回顾古诗:同学们,乡村生活是美好的,像一幅画卷,一起回忆一下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清平乐·村居》。

2.导入新课:还有一位老人,他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后来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看到家乡的美丽景色,禁不住写下了这样一篇美文——《乡下人家》,请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读一读。

2.认读生字新词。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构、饰、蹲、率、倘、眠”。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构”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勾”,不要写成“勺”。“蹲”是左右结构,右边“尊”中的短横一定不能忘记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眼中的乡下人家,请用横线画出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通读课文,作者介绍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简单概括一下。(瓜藤攀檐图、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睡梦图。)

四、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用直线画出表现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

2.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和同组同学交流,并进行批注。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乡下人家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二、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整体品读。

1.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体会。(独特、迷人)

3.课文围绕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你最感兴趣的一处是哪里?

(二)根据学生的沟通,依次进行品读感悟。

1.品读第1自然段。

(1)要求:哪些同学被屋前瓜架吸引住了,就请站起来、读出来。

出示课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那你能说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对比)

师:对比之下,瓜架让人觉得——

生:可爱多了。生机勃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乡下人家屋前瓜架。谁想来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学生说)

2.品读第2自然段。

过渡语:乡下人家不但屋前有别有风趣的瓜架,门前还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鲜花绽放。

(1)课件播放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的图片。

师:你能用哪些优美的词语来形容如此美妙的画面呢?

生:百花齐放、芬芳扑鼻、鸟语花香、五彩缤纷……

师课件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学生齐读)

师:“朴素”和“华丽”本来是一对反义词,但用在这里毫无违和之感。乡村的花随意地种在门前的场地上,不像城市里的花有漂亮的花盆、花瓶来衬托,有美丽的彩纸来包装,因此可以称得上“朴素”。但它们色彩鲜艳,光彩照人,又是“华丽”的,因此称其为“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2)研读:同学们,乡下人家门前的鲜花让人如痴如醉,屋后的风光也别有一番景象。瞧,几场春雨过后,鲜嫩的春笋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

课件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谁来读读写竹笋的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体会一下。

你刚才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读“探出头来”的?把“探”换成“钻、伸、冒”可以吗?

(好奇、渴望、兴奋、激动……)

(不可以。这句话写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长势的迅速,嫩笋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在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笋勃勃的生机。)

(3)带着小春笋们的渴望、迫切的心情再来读一读句子。(生齐读句子)

3.默读第3自然段。

(1)过渡语:农家小院的植物生机勃勃,动物也是悠闲自在,你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小鸡觅食。)

(2)指名读读,读完思考:我看到了(   )的母鸡,(   )的公鸡,它们走来走去干什么呢?这么慈爱的母鸡、尽职尽责的大公鸡,请大家带着幸福快乐的语气齐读。

4.品读第4自然段。

过渡语:除了母鸡、大公鸡,作者还生动地描写了哪种小动物?(鸭子)

出示:“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它们也从不吃惊。”(生自由读句子)

想想:除了鸡、鸭,乡下人家还会养些什么动物呢?(狗、鹅、羊……)

小结:这些动物、植物和乡下人家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和谐呀!

5.品读第5、6自然段。

(1)再读一读他们之间和谐相处的画面。(生读)乡下人家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但平淡中也不乏甜美。乡下人家就是吃晚饭也这么美。(师生接读)

(2)文中把纺织娘的叫声说成是唱歌,赛过催眠曲,谁来读读它的歌声?(缓缓的、柔柔的,像催眠曲)(指名读)这是什么写法?(拟人)谁再来给大家读读?

三、仿写练笔,拓展延伸。

你们眼中乡村的景致是什么样子的?学习作者的一些写法,来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乡下人家的风景或者是你喜欢的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品读语句,感受美景。在本文教学中,我始终把“读”贯穿全文,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美好。

2.抓住中心,分层感悟。在教学时,学生找出中心句,概括感兴趣的风景或者标注小标题,画句子交流品味感受。

,

  • 上一篇:二年级下语文每日打卡练字(二年级语文每日晨读打卡)
  • 下一篇:语文的精髓是什么(语文味到底是什么味)
    热门推荐

    人生低谷时的感悟语(让人走出低谷感悟人生的句子)

    2023-03-13

    漂亮的漂能组什么词 漂能组什么词

    2022-11-28

    脚的画法简笔画步骤(怎么画脚丫简笔画)

    2023-03-11

    哭包是什么意思 是个哭包怎么办

    2023-01-10

    称可以组什么词 撑可以组什么词

    2022-11-28

    中考必背古诗文填空题(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

    2023-03-26

    粟怎么读拼音(粟怎么读拼音组词)

    2022-12-17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拼音预习单(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巧记汉语拼音口诀大全)

    2023-03-03

    盛可以组什么词 耍可以组什么词

    2022-11-28

    人生感慨句子经典语录(最新人生感悟的经典好句子)

    2023-03-10
    热门标签

中考语文名著常考知识点有哪些(中考语文知识点专题08名著导读)

孩子高中叛逆怎么办 高中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

二年级下语文一二单元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二单元)

polo怎么读 polo怎么读音发音英语

亲子教育有哪些方面 亲子教育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3分钟速成的简笔画(你想要的简笔画教程)

双减政策利弊分析 双减政策利弊分析作文

怎么让孩子记住字母四个发音(说服shuofu还是shuifu我有点方)

关于阅读的演讲稿(关于阅读的演讲稿100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点练习(3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复习)

关于祖国的故事(写给2035的我征文关于祖国的故事)

花卉的画法大全简笔画(6种常见花卉简笔画画法)

愚人节高情商幽默万能句(愚人节整人聊天套路语录汇总)

心情不好时激励自己的句子(心情不好时安慰自己的句子)

关系副词引导定语从句例句(经典的连接副词引导从句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单复数和主被动解析)

fortunately什么意思

大寒最经典诗词(大寒诗句唯美古诗词)

怎样才能写好字笔画(如何写好笔画多的字)

英语短语用法分析(常用英语词组和句子Useful)

马并读什么 马并读什么姓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学习重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语文缩句训练50道(三年级语文下册缩句专项习题)

球的拼音怎么写 封的拼音怎么写

卧可以组什么词(握可以组什么词)

语文关联词的方法和技巧(浅析语文中的关联词)

王维的边塞诗有哪些 王维的边塞诗有哪些特点

四年级语文生字专项复习(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生字辨字组词过关)

一个山一个由读什么(一个山一个由读什么字)

双减政策的好处和坏处 双减政策的好处和坏处结尾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高清电子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端

    桂ICP备2021005363号Copyright © 2011-2022 小惠常识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