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算是错别字吗(通假字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吗)

这是你的高中语文课本。它平平无奇,勾起了你回忆中的快乐、感慨以及微微作呕。

然而,我却从中发现了课本编写时的重大“漏洞”,这样的“漏洞”在书中有数百个之多。

人教版新版语文课本封面

将书翻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章,我们能看到这样两组短语:

“共其乏困”以及“秦伯说,与郑人盟”。

课本是这么解释“共”与“说”这两个个字的:共,通“供“,供给;说,通悦。

“通“,相信大家都知道,是通假字的意思。

在学生时代,我们都被这个概念折磨得死去活来。

因为课本中的每一个错字,我们都要背诵。

其实我们背的许多所谓通假字,根本与“通假“一点关系都没有。

上面提到的“共“和”说“就是如此。

古今字

共,我们来看它的甲骨文,就像是两只手一同捧着一个器皿。

亞共覃父乙簋 商代晚期 集成3419

共,最原本的意思就是:同,同有,共同。

后来,共又从这个最原本的意思上引申出许多其他含义,包括:供给;恭敬;拱卫。

古人觉得,一个字有这么多意义,一定会混淆的,于是就将“共”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表达不同的引申义,将不同的意义区分开来。

与“共“有类似情况的汉字,“责”,也由最原本的意思引申出了“债务”这个含义。

乙39 合21327

古人同样为了防止混淆,就将“责”加上单立人旁,表示“债务”的意思。

这一类字,被称作古今字,表达的,是文字发展过程中,同一个汉字在时间上的形体演变。

“共”就是“供”的古字,“责”就是“债”的古字。

假借字

解释了“共”,我们来看“说”。

根据清代朱骏声的著作《说文通训定声》,“说”是一个假借字。说的本义是“谈说,言说”,被假借为“愉悦”。

那么假借字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来看一个甲骨文。

这个甲骨文中央的圆圈与点,代表着太阳;而围绕在“太阳”四周的四个小枝杈,代表着刚刚萌发的小草。

你能猜得出这个甲骨文代表着是什么字吗?

甲2034 合28822何組

就是“莫”。

我们可以看到,“太阳”上下两边的草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变成了草字头和“大”。

而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日且冥也”,也就是“太阳将要落山”的意思,而并不是我们熟知的表示“不能”的意思。

那么表示“不能“的意思是怎么产生的?

原来这个意思实在是太抽象,古人想不出该怎么造字,于是代表这个意思的字,只能用嘴说出来,不能用笔写下。

可是他们记录语言时,一定要写出来怎么办?

那就只好借用声音相同的“莫”来表示这个意思了,反正念起来都是一样的。

后来,人们越来越频繁地用“莫”表达“不能”,为了与“莫”原本的意思相区分,就在它下面加了一个“日”,变成了今天的“暮”。

这种现象就叫做假借。

在《说文解字》中,“假借”是指:“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本来某个含义没有字可以表达,借用了某个声音相同或者类似的字来写下它。

除了古今字和假借字,还有一种用字现象叫做“同源字“。

翻开你的初中语文课本《陈涉世家》这一篇,其中有一句话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课本把“唱“依然解释为通假字,通”倡议“的”倡“。

可事实上,“唱“和”倡“来源于同一个字,这个字表示的含义是”早起后吆喝伙伴们一起干农活“,从这个意义上引申出”歌唱“与”倡导“两个含义,并分别改造了字形用来表意。

而今天,“唱“和”倡“源头的那个字已经消失不见了。

两个字就是这么被联系起来的,所以也不是通假字。

那么通假字到底是什么?

同一时期汉字的借用现象叫通假,通假属于借用范畴,即临时替代。

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么一句话:“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 ”

其中有一个“倍”字,意思是背叛。在当时,“背”已经被用来表示“背叛”的含义了,可司马迁偏要用“加倍”的“倍”。

这就是通假字:

本来古人已经创造出一个字来表示某个意义了,可出于某些原因,用了另一个读音类似或者一样的字替换掉这个字,来表达同样的意义。

通假字与被通假的字,必须在作者写下文章时同时存在,这两个字才形成通假关系。

其实通假字就是古人在写“错别字”,属于文字规范化问题。通假字的成因大致如下: 1.古代汉字数量较少,为了满足记录、表达需要,临时借用。 2.读书人使用文字的主观随意性及后继者跟进仿效, 形成了使用习惯,约定俗成保留下来。 3.政府没有很好地规范。 4.抄写或出版业者粗心大意,等等。[1]

这些复杂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在先秦时代,比起文字,人们更重视语音,只要不影响读音的错误,字用得对不对,就没那么重要了。

比如“伏羲”这个名字,可以有“宓羲”“庖牺”“包牺”“伏戏”等等写法,就是因为它们的读音相同,所以是否一定是“伏羲“这两个字就不重要了。

其实,这些所谓“漏洞”只不过是因为古文字演变过程太过复杂,难以归纳,对于高中生来说信息量过大,不得已把所有用字现象都简化成通假字罢了。

参考文献:[1]高绪亮.古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刍议[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2):137-139.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