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县城比市区发展得好(县城也能成大城市)

县城竟也能成大城市!

不少人已经看到了这条消息:前段时间,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上面显示:我国共有105个大城市,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

这个榜单最显眼之处,就在于有4个县级市进入了Ⅱ型大城市:江苏昆山、浙江义乌、浙江慈溪和福建晋江。

与之对比,就能看出这四县“入榜”的不同之处:河南省南阳市“七普”常住人口数为971.3万人,离千万只有一步之遥,却“落榜”了;黄冈是湖北省的第二人口大市,“七普”常住人口数约588.3万人,也没入榜。

这是为什么呢?

看一下榜单,就能找出原因:判断是否是大城市,所依据的标准是“城区人口”

2014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至1000万为特大城市,300万至500万为I型大城市,100万至300万为II型大城市。

正因如此:昆山以141.43万城区人口数,义乌以118.42万人,慈溪以106.19万人,晋江以101.25万人入选大城市。

浙江的这两个县,凭什么入选大城市呢?

先说义乌。

说起义乌,人们就会想到小商品,想到商贸城。

经过几十年努力,义乌不但成为世界小商品集散地,各种和商贸有关的中小微企业也遍布城乡。

举个例子,现在又到西方各国采购圣诞商品的时间了,有两组数据值得参考:全球80%的圣诞商品是中国制造,这里面又有80%来自义乌;美国使用的人造塑料圣诞树,90%从义乌发出。

义乌的电商行业也相当发达。前段时间,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称,义乌以高达116.39亿件的快递量,位居全球城市第一,排在它之后的,是这些超大城市:广州、深圳、上海。

近年来,义乌的高端制造业也在快速崛起:光伏光电、半导体等。

有产业、有商机,当然能引来人流。2021年,义乌地区生产总值为1730.2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85.94万人。

再来看慈溪。

这段时间,慈溪成了“网红”。受国际形势、能源危机等因素影响,很多欧洲国家大量采购取暖器,需求量大增。慈溪市恰好是我国取暖器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出口量约占全国三成,因此很受人关注。

从这个侧面,可见慈溪制造业的发达程度。

在制造业领域,慈溪有着不少强势产业集群:智能家电产业、关键基础件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凭借着强大的制造业,2021年,慈溪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9.17亿元,常住人口为182.95万人。

产业,是一个城市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也是吸引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昆山和晋江:昆山的电子信息化产业、晋江的运动服饰和运动鞋产业,也非常强大。

那么,入选大城市后,对一个地方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这得从一个趋势说起。

2020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有这么一句话:推进公共资源由按照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照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也提到: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

县级市“入榜”大城市的意义,由此得到显现。在未来,城市行政等级将会进一步被弱化,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将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所能获得的公共资源、政策等的依据,像医院、大学的设立,铁路、公路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在这一过程中,当地的老百姓将能实实在在地受益。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