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搜
古树茶为什么越来越火(古树茶的八大悲哀)
NO.1 品质优异的古树茶大部分在新茶时期就被消耗完了;
这几年古树茶行业开始关注一个问题:普洱茶到底存多久好喝!
有人说不是越陈越香吗,应该存期越长越好;
有人说古树茶1~3年的存期最佳,因为这个时候山头的特征最鲜明;
有人说古树茶5~10年的存期最佳,这种中期茶茶汤活力更好,有新茶的特点,有老茶的韵味;
那如果你问我,我会告诉你,没有统一正确,标准的答案,要综合来看,要就茶论茶;
比方在工艺、仓储环节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在昆明仓储的勐库古树茶,我们建议品饮存期在1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一般情况下,一年以上勐库茶新茶的茶汤口感饱满醇厚、花香高扬,口感冲击力、韵味都在线;而随着存期的加长,茶汤的饱满度会下滑,
而易武茶区的古树茶,我则建议最起码要品饮3年或者5年以上的,因为新茶的口感确实平平,一股子青草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汤感变得醇厚饱满,水路变得细腻顺滑,汤质也变得温润如玉,香气愈发纯净,深邃;
再比方有些工艺出来的新茶,其口感、滋味、香气、韵味都拉满,但其未必就适合长期仓储;有些工艺前期表现平平,甚至能喝到杀青的锅味、青味,但后期却异常的惊艳;
当然这个结论仍然不绝对,因为不同的地块、树种、树龄都会影响,不能一杆子打死,要综合品饮后才能下结论;
总的来说,大家已经逐渐意识到仓储的重要性(或者普洱茶后期转化的重要性),个人感觉是非常欣慰的,然而这个声音似乎还不够响亮,因为据我所知:品质优异的古树茶,基本在当年就被消耗完了!尤其是名山古树茶,真是可悲!
古树茶的基础核心价值是品饮价值,而品饮体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同的呈现,这才是古树茶最有魅力的地方,建议茶友在购买时候,直接询问商家,什么时候最适合品饮!
NO.2 肤浅的东西被重复一万遍,深层次的东西少有人发声;
古树茶的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才是古树茶的悲哀!
古树茶行业有着让人头疼的风气:常识匮乏,认知两极分化,价值评估混乱;
究其原因,就是这一句:肤浅的东西被重复一万遍,深层次的东西少有人发声;
从2009年开始算起,到如今古树茶的市场教育已经超过10年,而事实上,大部分茶友对于古树茶的认知依旧是肤浅的,开口谈名山,闭口论古树,很少有人去关注树种、环境、工艺、仓储;
比方仓储,都说要通风、干燥避光;可是如果在昆明,通风存茶,存出来就是一堆垃圾,可是我们看不到这样的声音;
比方连一个简单的泡茶,大部分人只会为泡茶而泡茶,不断的重复煮水、出汤、分汤;
要么就是“装、端、拿”,仪式感神秘感拉满,内涵为零,
要么就是给你一套方法,在这个茶上适用,在另外一个茶上就未必适用了;
极少有人去关注泡茶的水温,几度的水泡出来的茶最香,什么茶用什么水泡,选什么茶具泡茶,陶器还是瓷器?
我曾说,80%的茶友喝不懂古树茶,不仅喝不懂,也不会泡、不会藏,这并非危言耸听。
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些年茶行业的从业者说这个行业很难,即:古树茶的价格上去了,而匹配古树茶的知识却很匮乏,当古树茶真的流入市场时,消费者没有足够的理由去购买!
NO.3 和古树茶相关的问题,民间水准高于官方水准
这句话换个方式就是说:高手在民间!
总的来说,古树茶这个品类,民间是要走在很前面的。
这不仅仅是古树茶的悲哀,更是古树茶行业混乱的源头。
打个比方,就拿品鉴来说:
到目前为止,任然找不到官方的品鉴标准,古树茶的品鉴基本遵循的是团体标准或者民间标准。
你能搜到的官方品茶法就是五项因子和八项因子评茶法,民间高手都在体会古树茶的汤香、韵味和体感了,你拿还在拿着条索看来看去,殊不知,条索在古树茶的品鉴体系里根本就不占优势!
再比方说工艺,官方给出普洱茶生茶毛茶的加工工艺就只有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和晒干等几项,初制工艺就算完成了!
但事实上,且不说要看茶制茶,就算是这几项也是太过粗略了,在民间,在揉捻后,可能需要短暂的“发酵”,在晒干后,还需要挑拣、发汗等等程序。
有人会问,高手在民间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要一个官方标准呢?
殊不知,没有官方的品鉴标准,古树茶的品鉴变得五花八门,品饮体系混乱不堪,很多茶友已经走上错误的品饮体系却不自知,甚至连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都弄不清楚;
没有官方的工艺标准,同一个山头可能会出现无数种工艺,有的认为杀青要很轻,后期才有很大的转化空间;有的认为要适度发酵后,普洱茶的青味、香气才更好……
没有了官方标准,茶友对于古树茶的价值评判才会乱七八糟;
这难道不是古树茶的悲哀吗?
NO.4 炒作古树茶,到底是谁的悲哀?
提到古树茶,尤其是名山古树茶,很大一堆茶友都会嗤之以鼻道:什么天价普洱,炒作罢了!
炒作当然可耻,但我也不全然反对,此前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但真正悲哀的不是这里;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仔细查了一下,炒作有两层意思:(1)指借助媒体反复进行夸大、不切实际的宣传,以扩大影响;(2)指频繁地买进卖出,制造声势,以从中牟利。 炒作基本的目的是人气,也就是大众的注意力,最终目的是名气和金钱。
举个例子哈:
2020年,号称1700年树龄的倚邦“太上皇”古树茶的采摘权以202万元成交。打着的旗号是:202万元的守护!倚邦太上皇古茶树春茶采摘权尘埃落定!
我们一条条来看:
1.反复进行夸大有没有?有的,我记得这件事情传的沸沸扬扬,整个行业的爱茶人都沸腾了,赚足了眼球和人气;
2.不切实际的宣传,以扩大影响有没有?有的,首先,懂的人都知道,“守护”不过是个幌子;1700年亦无迹可考;太上皇更不知从何说起了;
3.炒作的人从众牟利吗?不见得,因为古茶树是茶农的,这202万理论上应该交到茶农手里;再者,这个茶出了茶园,大约很难说服茶友,这茶叶是202万买来的,总之,我肯定不会花这个钱;换言之,这个茶不好卖;
这个案例是我觉的名山茶炒的最过分的一次,但我们复盘一下,炒作者得到了什么?
1.人气吗?当时尚可,到如今,我已经记不得是叫什么品牌在运作了;
2.赚到钱了吗?正如上面所说,这个茶大约是不好卖的;真正赚钱的应该是茶农吧!
再说一个,让大家看清炒作的事实:勐库冰岛茶王树这几年名声大噪,2019年采摘权是88万;2020年是99万;2021年是168万……
讲道理一个公司或者个人去炒作,那肯定不是图名,就是图利,或者两者皆图了;但事实上名利双收的不是炒作的人,而是茶农,是那颗古树茶,并不是炒作者本身!
可以这样说,炒作古树茶的悲哀,不是古树茶的悲哀,是炒作者本身的悲哀!
更甚者,这些年与冰岛挂钩的山头古树茶价格皆水涨船高;也是因为古树茶原料价格的上涨,真正想收古树茶的人越来越难,而这增加了造假者的利润空间,给了其可乘之机;
这些年,名山古茶假货俯拾即是,很难说与炒作没有关系!炒作古树茶的悲哀,这也算其中之一吧!
NO.5 95%品质优异的山头古树茶不被大家认知!
古树茶的产区是非常大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境内都有古树茶。
而真正被大家认知、记住的山头却非常少!
一个勐库镇105个寨子内都有古树茶,真正被人记住的,可能只有冰岛,稍微懂一点的可能会知道:冰岛五寨;再懂一点的可能听过小户赛、正气塘、磨烈等等……
一个临翔区,作为云南岩茶的典型代表,人们也只认知了一个昔归;
整个勐海片区,能记住的也不过老班章等数个寨子;
事实上,除了这些名山,不过是古树茶产区的冰山一角,还有95%的山头是不被大家认知的;
既然说道茶园,再说一条悲哀吧,名山古茶园沦为旅游胜地,古树茶过度采摘,古树茶园生态多样性破坏严重,毁林种茶现象层出不穷;
NO.6 常识匮乏!
实话实说,我们没有理由去要求一个喝古树茶的茶友像一个从业者一样去研究古树茶的原料、工艺和仓储,毕竟会喝茶与懂茶之间还是有点距离的。
个人理解,懂茶是一个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比方拿到一款叫做冰岛老寨的古树茶,对于一个懂茶人来说,要知道这冰岛好喝在哪里,优点、缺点要了然于心,更要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好喝,嗯,是生态环境好了?所以山野气韵这么足;是工艺差了,所以出现了怪异的香;
而会喝茶则大可不必,喝茶最重要的品饮体验,品饮体验是来自身体、感官最真实的反馈,个人理解,尊重自己身体的真实反馈,而不受外界声音的干扰,这便是会喝茶了!
比方一款仓储有大问题的老茶,你自己喝着一股子陈味,棺材板的味道,喝了整个味蕾都已经抗拒,你也表现的不舒服了,而周围所谓懂茶人告诉你,这是老茶独有的气息,你便深信不疑,这便是违背常识!
再比方一款茶你喝着表现平平,与你的品饮经验完全不相符,有人告诉你这是xx名山、xx树龄的古树茶、xx匠人制作,还拿出了图片,讲了故事,您就深信不疑了~
关于常识匮乏,我想向茶友们说一句话:您喜欢的,就是名山!
NO.7 认知两极分化,
提到古树茶,茶友的观点大都两极分化,
一方面认为古树茶不过是普洱茶的一个小品类,什么名山古树,不过炒作而已,根本值不了这个价;另一方面认为古树茶稀缺,品饮体验顶级,当然应该站在所有茶类的顶端,
事实也是如此,从商品价格来看,古树茶的价格也是两极分化,同一个名山古茶,价格便宜的9.9元;贵的9999也不夸张;
我常说一句话:古树茶是一个入行门槛极地,而天花板极高的行业,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便宜,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贵。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古树茶虽然经过是十多年的市场教育,也培养出一批懂茶,喜欢古树茶的人,不过总的来说,仍然处于一个很初级的阶段,源头和终端的信息依然不对等,行业人才缺乏,良性内容缺失,消费者对于古树茶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
发布正确对等的信息,是每一个内容创作者的责任,不过就目前看来,任重而道远!
NO.8 价值评估混乱!
古树茶成为金融茶、期货茶,成为资本的玩物,这难道不算古树茶的悲哀吗?
无论是制茶的还是喝茶的,这个行业的声音很奇怪,大家似乎不约而同的再呼吁古树茶的价值回归!
而当你细问其什么是古树茶的价值,要回归到一个什么程度才叫理性时,大约很少人说清楚。
个人认为,古树茶的核心价值分为两块:品饮价值和后期收藏价值,其他的价值都是这两个价值的引申,因为文章长度,我们这里不展开来讲。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一味的降价并不代表这价值的回归,而且也并不可能。
古树茶这个东西值不值这个价,其价值的边界线在哪里,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上一篇:家庭做牛肉干最简单方法(最简单正宗牛肉干做法教程)
- 下一篇:炒糖豆子做法(炒糖豆)
-
热门推荐
-
2023-03-13
-
2023-02-28
-
2023-02-17
-
2023-03-16
-
2022-11-28
-
2023-02-07
-
2022-11-28
-
2023-02-17
-
2023-03-12
-
2023-03-12
-
热门标签
板栗粥正宗做法(你做的板栗五谷粥)
凉拌土豆丝怎么处理脆(做凉拌土豆丝时)
丝瓜怎样炒适合小孩口味(宝妈教你新吃法)
鱼香豆腐的10种做法(厨师长教你鱼香豆腐的做法)
煮鸡胗要煮多久 鸡胗水煮多久
外酥里嫩香煎猪排(香酥猪排家中的拿手菜)
鲶鱼要怎么做才更好吃(爱吃鲶鱼的一定要收藏)
怎么炒芹菜鸡蛋好吃又营养(分享一道家常菜)
吃皮皮虾的正确吃法(有人喜欢皮皮虾呛着吃)
生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生山楂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与用量
正宗川味金牌蒜香排骨做法(金牌蒜香排骨孩子1口1块)
酸菜鱼怎么样才能好吃(美味酸菜鱼)
南瓜蒸土豆可以天天吃吗(冬天吃南瓜苹果不如吃土豆)
长沙地铁十三号线最新线路图(长沙预计年底开通3号线5号线)
成都麻辣兔头哪里最好吃(来到美食天堂四川成都)
煮玉米的时候加这两样东西(煮玉米前做这个小事)
鸡汤炖什么暖胃(天冷记得给家人炖鸡汤)
糖炒花生米怎么做 糖炒花生米怎么做好吃
糖醋鸡肉的做法(糖醋鸡肉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正宗盖浇饭做法(6款超详细盖浇饭做法)
青豆不熟食物中毒(河南淅川一学校四季豆没炒熟)
素三丝凉拌怎么拌(天热每天来个凉拌菜)
契丹族消失之谜最新(契丹族消失之谜)
每天蒸脸对皮肤有好处吗(如何让皮肤变好)
怎么做火头鱼好吃又简单(零技巧的清蒸火头鱼)
西柚的正宗做法(西柚和柚子的区别)
怎样清洗绞好的肉馅 怎样清洗绞好的肉馅饼
素炸豆腐丸子的做法窍门 素炸豆腐丸子的家常做法窍门
冬蜜的功效与作用 冬蜜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水果萝卜是转基因的吗(水果萝卜是转基因的吗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