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历史文化介绍(温州三十六坊每一坊名字都有来历)

温州三十六坊 昨天

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

三十六坊春风生,

试看三十六坊景,

三十六坊秋月明。

风月年年各有情。

——清 郭锺岳

《三十六坊》

  北宋时期,知州杨蟠将温州古城规划为整齐美观的三十六坊。千年时光荏苒,虽然一些坊巷已随时间流逝不再与温州市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却深深嵌入这座古城的人文血脉之中。

  戴栩在《重建三十六坊记》中说到,三十六坊“名立义从,各有攸处”,坊名的由来各有出处,坊坊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故事。

  继上期介绍按城中“胜地”命名的“容成、雁池、甘泉、百里”四坊,本期三十六坊君与读者聊聊以“善政”得名的竹马坊、棠阴坊、问政坊和德政坊。

  当年,杨蟠在为三十六坊命名的时候,十分注重坊名的教化作用,取名也底蕴很深。就如今天说的这四个坊巷,寄望温州政通人和,那么竹马、棠阴又如何与“善政”联系上了呢?

△府志上的温州府衙图

竹马坊:

竹马相迎谢灵运

位置和得名:南起瓦市巷,北至康乐坊,在郡治东北,是一条长仅75米,宽2-4米的城区小街,即今童子殿巷之旧称。

相传南朝宋永初三年(422),谢灵运出任永嘉郡守,每当出入此坊,儿童均坐竹马在两旁相迎。

竹马坊又如何和“善政”联系在一起了?

这就与一个著名的典故有关。《后汉书 郭伋传》记载,东汉时期的郭伋曾为“并州牧”,有善政,有一次行部到西河美稷,收到数百儿童骑竹马迎送。后世便以“竹马交迎”来称颂地方官的善政。

李白在《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中,就写道“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岑参的《风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有“竹马诸童子,朝朝待使君”之句。

直到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一诗流传之后,竹马成为青梅的“固定搭配”。

可见竹马坊是为了纪念谢灵运的善政而得名的。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竹马坊内曾有“乐游坊”。晚清时期,因巷内有童子殿而改称“童子殿巷”。

△童子殿巷

童子殿是瓦市巷与康乐坊之间的一条巷弄,上世纪80年代时曾一度改名为瓦市巷88弄。竹马坊北边的康乐坊同样也是纪念谢灵运而得名,谢灵运世袭康乐公,相传常由康乐坊出东门。

竹马坊内有“瓦子前巷口桥”,“瓦子后巷口桥”则在康乐坊,可见古时此处有一条河流经过。瓦市也是“瓦子”的别称,亦即旧时的综合游艺场,据说明末的瓦市殿巷内,也算是流动戏班子的主要活动场所。这也与竹马坊中曾有的“乐游坊”名称相符。

瓦市殿巷是老温州非常熟悉的一条巷子,充满着市井烟火气息,曾是旧时城内最大的菜市场之一,它与道前桥的康宁菜场、大南门的白马殿菜场、八字桥的天雷巷菜场、涨潮头的“江西栈”菜场以及县城隍菜场一道,并称温州六大菜市场。

棠阴坊:

商气文气两相宜

位置和得名:棠阴坊的大致位置,就是如今的仓桥街一带。唐时,这里叫宋泰坊,北宋绍圣年间,因为地处郡治附近,被改名为棠阴坊。宋代温州州治(郡治)旧址,就在今广场路东段谯楼正北今广场路小学内。五代钱氏子城也就是衙城的北界,就是原仓桥河。

棠阴的名字与竹马异曲同工,正如刘商《送庐州贾使君拜命》诗所说的“人咏甘棠茂,童谣竹马群”,都是比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诗经》里有一首《甘棠》,是周人怀念召公德政的诗,其中有“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公所憩”等句。召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史记》记载他去世后民人思其善政,怀棠树不敢伐。“棠阴”从此成为“善政”一个典故,如南朝梁简文帝《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诗云:“柳栽今尚在,棠阴君讵怜。”

宋时的棠阴坊,河道纵横,曾建有一座名为棠阴桥的石桥。明代,这座桥曾先后改称卖糖桥和卖醋桥,自然是因为桥边曾经有生意兴隆的卖糖和卖醋的店铺了。同时代温州城中还有卖管桥、卖茅桥等桥梁。

明代,棠阴坊内建有一座规模较大的粮食仓库,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管粮厅在平定仓,平定仓在棠阴坊”。

从此之后,卖醋桥又改称仓桥,这条街也改为仓桥街。仓桥街在粮仓边上,自然发展为城中的粮食集散地,舟楫往来日益繁荣。仓桥商味浓郁,后来就有了“仓桥姥姥娘儿,只讲现铜钱儿”的温州俚语。

仓桥街不仅仅有商味,也有文气,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故居就位于仓桥街130号。夏鼐在这里度过了少年和青年的求学时代,并在这里结婚。2012年6月,夏鼐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夏鼐故居 郑鹏摄

夏鼐(1910—1985),原名作铭,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他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夏鼐先生担任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达20年,生前荣获英国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国国家科学院等七个国家最高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是中国学术界接受外国国家级最高学术机构荣誉称号最多的学者之一。他主持过著名的定陵、马王堆汉墓等重要发掘。

问政坊:

走出南宋状元郎

位置和得名:相比竹马坊与棠阴坊的“含蓄”,问政坊和德政坊则更为直白,一看就与“善政”有关。

问政坊,东起永宁巷,西至解放北路,大致为今七枫巷一带。

唐代,此处名为“问俗坊”。相传宋初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温州遭遇大旱,一个叫王夫的9岁男孩前往官府擂鼓求救,巡督深为感动,即拨粮食送往灾区,解了百姓眼前之急。此后,坊间流传一首打油诗:九岁神童名王夫,小小年纪志无畏,公堂擂鼓救父老,问政为民传颂歌。杨蟠遂将此地地名更改一个字,叫做了问政坊。

9岁少年王夫“问政”或许只是传说,但是改名为“问政坊”几十年后,这里真的出了一位大人物。南宋隆兴元年(1163),居住在问政坊的木待问高中状元。

△木待问的谦施帖

木待问(1140—1211),字蕴之,号抱经居士,温州人,出生于瑞安藤岙(旧属瑞安安仁乡崇仁里,今属马屿)。绍兴十四年(1144),随父母迁居温州城区问政坊。木待问少年时文采出众,中状元时年仅23岁,是温州最年轻的文状元。南宋49名状元中,比他更年轻的只有18岁的汪应辰、22岁的张孝祥。木待问后来官至礼部尚书,去世后追赠少师(从一品),谥“文简”。

△七枫巷

明嘉靖《永嘉县志》记载“问政坊,俗漆坊巷,有井”,以巷内开设油漆作坊更名为漆坊巷。问政坊内称有一口井,民间有“海坛山下源流远,问政坊内见清甜”的谚语。

到了清代,因温州方言谐音,演变成如今人们口中的七枫巷。而附近的木杓巷,应该临近问政坊,可能是木待问旧宅所在木宅巷的谐音。

德政坊:

县署之后望德政

位置和得名:德政坊,东起华盖里,西至解放北路,大致在今县后巷一带。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始立永嘉县,县治设在郡治东南边的道爱坊(今县前头)。此后县治位置屡有变迁,明清时期则一直设在县前头。

处于永嘉县署之后,寄望官府办事有“德政”,为“溯其善政”而命名的德政坊自然水到渠成。因为时人谓北为后,地处永嘉县署之北的德政坊渐渐被改称为县后巷。

地方志载,清光绪年间,永嘉知县张宝琳改建东西花厅、华盖楼时,在县署中发现有数百年树龄的大桂树与古柏、古桑。

考古发现也印证了德政坊的悠久历史。2003年,温州市文物部门对县后巷高华公寓工地进行勘探,在距地表2.3米深处发现两块夏商时期印纹陶片,这是迄今城区出土年代最早的陶片。该处地层还显示,五代、北宋至元代,这里城市建设频繁,是历史上的城建高峰期。现场还出土大量韩瓶碎片,显示这一带还曾是南宋到元代重要的酒务作坊所在地。

△县后巷高华公寓工地出土的夏商时期印纹陶片

明清时期,县后巷差不多类似于官衙公寓所在,是官员家属的聚居地。

德政坊还曾见证温州兴盛的丝绸业。古时温缂丝、瓯绸闻名遐迩,其渊源可上溯至东晋、南朝。南朝时期,永嘉郡的养蚕技术已经相当先进,“永嘉八辈蚕”名闻遐迩。到了明代,温州丝绸业兴盛,官办织染局的地点就设在府城德政坊。瓯绸影响深远,直到清光绪初年,还有“土产温绸,岁入数十万”的记载。

参考资料:

弘治《温州府志》、嘉靖《永嘉县志》、光绪《永嘉县志》

《鹿城老街坊》王丹主编

《鹿城人文景观》沈克成 汤章虹 著

编辑:汤琰琰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