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每日一练经典语句(硬笔当作软笔写)

很多硬笔书友不太赞同把硬笔当成毛笔来写,大概理由不外乎“营其工巧而离经叛道”,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

笔是书写成为书法的工具,用笔千古不易,但用笔亦千古不僵不死,否则就不会有八面出锋的米元章。笔在书写者手里,本就可以极尽其工巧,只要有特色不违和,没有什么固定的章则与规制。毛的变化,必然导致书写方式与习惯的变化,这是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

今日硬笔书圈以硬笔循学古法的书友非常之多,这是必然的。首先,书法学习入高格,必须溯本求源学古人习经典,其次,实用性通俗写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硬笔书法爱好者的审美层次与需求。而以硬笔学经典,把硬笔字当成软笔来写更有利于摹学古人经典作品的技法与习惯。至少,在临摹这个环节,具有明显的“亲和”优势,也便于入手和长期坚持。

附硬笔习作王士祯《游金陵南诸刹记》及原文,使用1.0中性笔,32开打印纸。

原文:

二十二日,自乌衣巷出聚宝门,遂造报恩寺,寺即古长干寺,明金陵八大寺之一也,龙象巨丽,甲诸刹。登九级塔,俯视金陵城阙,旭日飞甍,参差可见。西瞰大江,南望牛首。东西蒋山,紫云丹巘,出没烟雾,郁作龙蟠。近眺秦淮青溪,三十六曲,才若一线,云逢逢起腋下,鸟俯其背。忽忆唐诸公诗:“塔势如涌出,连山若波涛,”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也。僧言顺治戊戌,龙起塔中,塔震坏。有田姓兄弟四人,不用一纤一木,数日而工成。于最高栏楯上,步立捷如飞鸟。殆蒙庄所称伯昏无人,“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能外生死,至人者耶?”天界寺在报恩东南,人家沿溪居,多以略彴通出入,松栝疏古,篁竹幽邃。后为凤山碧峰寺,即唐翠灵寺,以碧峰师易今名。洪武中,师出使西洋,今十八沉香罗汉,犹是西域物。万历中,崇川顾氏窃其一以祈嗣,数见怪异,还之乃已。寺僧出正统十年赐藏经,勅谕墨泽如新。迤逦登高座寺,秋草满庭,阒无人迹,遐想王、谢、庾、卞之风,为之慨然。过梅将军庙,庙祀晋豫章内史梅颐。颐字仲真,尝进孔传《尚书》者。拜方、景二公祠。方祠旧在岗上古木末亭侧,乔木数百章。国初邵某者来作令,尽翦伐之。亭与祠并圮,今亭、祠皆徙而北。雏松数株,殊失古意。景公陕之真宁人,靖难时二十族并死,事最烈。壁上阳羡朱君一诗颇奇,今记于此:“慷慨誓死心不移,欲死不死将何为?欲挥豫让桥下剑,欲操博浪沙中椎。衣绯如火如衣衰,怀刃如雪甘如饴。疾行犯驾气何壮,千秋万世当如斯!”诵之勃勃有生气,可以廉顽立懦也。考革除之际,以身殉国者,自勋戚大臣下至樵夫门卒之流,凡数百人,人才之盛,古今无与比。虽功名如三杨,不免射钩之耻,得与诸公朽骨争千秋万岁之名哉!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