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5a景区宏村徽派古村的代表(比宏村西递古朴安静)

提起皖南古村落,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一定是宏村和西递,其实这也怨不得人家,正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

正是因为宏村被称为“中国画中乡村”,西递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又早在2000年11月,双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然是名震中外、赚足了眼球。

宏村、西递,当然算得上是皖南徽派古村落中的翘楚,但也正因为名气大、旅游开发早,所以难免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重,游客数量也过多。

与之相比,同为国家5A景区、鲜为人知且更加静美的皖南冷门古村唐模,倒是格外称我心意。在许多人看来,这里才是真正古朴雅致的徽州精神原乡

不说别的,单论夜景的迷人与精彩程度,自然是黑布隆冬的宏村和西递所不及的。“山深地僻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确实是千年唐模古村的真实写照。

唐模,这座四面环山、中间绕水的徽州古村落,按照唐朝规范和模式兴建,发展壮大于宋元,明清两朝迎来鼎盛时期。如今,千年风华虽早已成为历史烟云,但仍然处处留存着盛唐遗韵。

漫步在唐模古村,看那一脉潺潺清流的檀干溪水,由西向东,穿村而过,终年不竭,流出一条蜿蜒迤逦的烂漫水街,也流出了一幅恢宏博大、瑰丽典雅的唐风古韵风情

当夜幕降临之时,水街两岸,近百幢明清老宅,门前檐下的灯光,被次第点亮,五彩缤纷的光芒交织在一起,与街上临溪的民居、悠然穿行的游人及其水面的倒影,绘就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立体化卷,顿生一种“人行水街上,如在画中游“的浪漫美感。

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透过近处的门缝,窥见老宅里温馨的灯光下,家人围坐在一起,说些听不清的家长里短,便觉得自己好像也成了其中一员,不再形只影单了。

抬头望见不远处民房烟囱之上,升腾起的袅袅炊烟,一团团四散弥漫开来,仿佛听见了乡情的召唤,想起了家乡的老屋和妈妈的味道。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眼前所见的绵延不绝的盏盏灯火,还有家家户户萦绕屋顶的缕缕炊烟,才最能感受俗话所说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个中意蕴。

在长不过一公里的水面上,架有13座古桥,形态各异,大多平易朴实,唯有中部的高阳桥,两旁皆有水坝拦住来水,减缓水流冲击,其在唐模村中的地位和规格,可见一斑。

始建于明代的高阳桥,其外观造型古朴典雅,内饰木雕精美绝伦,彩绘壁画生动绚丽,是徽州唯一保存完好的石质双孔廊桥,堪称明代廊桥建筑的典范。

如今廊桥内部,已被辟为茶社,在这里呷几口黄山毛峰,看一天日升月落,忆数番人事代谢,不知不觉间,时间已倏然而过

坐在临窗的茶座上,凭栏放眼望去,这一脉清澈莹润的中街流水,与横卧于水面之上的座座石桥,把分离的两岸连成一片,一幢幢民居、祠堂、店铺、油坊鳞次栉比,古韵悠悠,如入画屏。

从微观层面看,这是唐模人在营造生存空间、构筑生活环境时,表现出的独具匠心的规划设计理念,他们固守一方净土,少有铜臭污染,给人一种原汁原味的快感。

从宏观层面看,这是古徽人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经过千百年来精心营造而建成的天人合一的古村落,反映出徽商在兴旺时期的环境意识和对物质及精神上的别样追求。

漫步于水街之上,走累了,就在临溪的“美人靠”小憩一下,坐看古宅、古桥、古树、古祠堂、古牌坊,再看看脚下早已被时光打磨得铮亮的石板路,顿生一种历史苍茫之感:

千百年来,这里不知道留下多少匆匆来往的行人的足迹,其中有日复一日奔波于田间地头的农人、也有不远万里进京赶考的士子、更有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徽商……

那些足迹记录了多少快乐痛苦、荣辱得失以及迷茫纠结?人生不过百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古往今来,人们终日劳碌,究竟在追求些什么呢?

在即将离别之际,再次回望唐模,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错觉。外面的广阔都市愈加繁华热闹,唐模则显得愈加清静怡然,因为自古至今丰裕的物质与充盈的精神,就是它的底气。

你看,任它两轮日月穿梭千年,存留了多少爱恨情仇的过往记忆,又换去了多少青春皱褶的容颜,唐模依然能在大时代的巨变浪潮中,保持最古朴、也最真实的模样

一条檀干溪,日夜潺潺,穿村而过,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一直用自己饱满清澈的“身躯”,哺育着唐模一代又一代的老老少少。

世代生长在唐模的村民,在这样的意境里,一边聆听溪声,凝望过往路人,一边酝酿心绪,回忆陈年往事。溪水两岸,老屋如林,唐模人依旧悠然自得。

栖居这一方传承超过千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一出门就是青山碧水,一抬头就是白云蓝天,一吃饭就是家乡美味,能有如此幸福生活,难道还不知足吗?

@今太白,城乡市镇寻文脉,山川湖海畅襟怀!@今太白,执文化史笔,话神州大地!

创作优质内容不易,欢迎读者朋友们点赞、推荐、评论、转发、赞赏,您的鼓励,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