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节气之谷雨古诗(节日节气诗第三十七章)

陈锦云、曾秀英选编《节日节气诗》正文

谷雨七绝283—314首赏析

十四、谷雨(三月下半月)

谷雨简介:斗指辰,即东南方向,太阳黄经为30度。这时雨水充沛,是谷物生长的良好时节。谷雨就是雨生百谷、作物生长的意思。(见季著34页)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的特点。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时节,花信风将结束了。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气用语。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顺序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俗话说得好:“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了解一些物候常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的内容。(百度·百科·谷雨)

谷雨

28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盛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处】律诗70页。唐三全译422页。小学生43页。唐典300页。风景诗27页。绝句三百首38页。历代风景诗128页。历代绝句168页。郁贤皓编选《李白集》34页。唐诗选172页。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天水县附近),隋末其先流寓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他即出生于此。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一作清廉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元年(742)因玉真公主荐举,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被“赐金放还”,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至德二年(757)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县令、篆书家李阳冰家中。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伟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有《李太白集》。清王琦所注《李太白诗集注》较为完备。见唐典1401页,小传中一册156页,唐诗选121页。

【简析】送别诗。千古名篇。富有诗意的送别。大唐全盛之时,大名鼎鼎之地,风流倜傥之人,英姿勃发之情,万众瞩目之地,集万千美好因素于一诗,千古难觅。当然,诗仙最难觅,换成别人来送行,也只是多说几声拜拜而已,太俗。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古丽句,千载之下,谁有此语?

谷雨

湖北省黄鹤楼新貌

李白画像

284、江南逢李龟年

(盛唐)杜 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处】律诗123页。唐三全译425页。小学生80首67页。唐典599页。绝句三百首56页。历代绝句262页。杜甫集293页。杜甫诗选390页。

【作者】杜甫,见立春七律030首《立春》简介。

【简析】“少陵七绝,此为压卷”(孙洙《唐诗三百首》)。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作于长沙。杜甫此年去世。此为杜诗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也是最好的一篇。一二句对仗工整。落花时节又逢君,一语双关,浑然天成,千古传诵,谁与争锋?以美景衬托哀情,十分成功。

谷雨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画像

285、己亥杂诗(其五)

(晚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处】律诗483页。初中生121页。清典1437页。绝句三百首328页。历代绝句1543页。清诗三百首293页。

【作者】龚自珍,见惊蛰七绝097首《己亥杂诗(其一二五首)》简介。

【简析】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暮春时节离开京都辞官南归杭州故里时作。诗人身负“绝世奇才”,企图变法图强,为英国利用鸦片入侵之事,力主对英作战,得罪主和派的大臣穆彰阿,被迫辞官南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落花最好之诗句,已成为广泛传诵的名句,无感伤,有亮色,富有哲理,十分精警!千载难闻此语!落红(即落花)是诗人自己坎坷身世的自喻。他表示,他要像落花一样,化成春天的泥土,哺育生意盎然的春天花朵。哲理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充分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战斗精神。

离愁,摸不着看不见,居然言“浩荡”(浩荡,形容水势汹涌壮阔,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是典型的拈连的修辞手法,有如李白《赠汪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杨朔《荔枝蜜》的“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谷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画像

286、金谷园

(晚唐)杜 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出处】唐三全译452页。唐典1100页。历代绝句657页。

【作者】杜牧,见元日七绝004首《岁旦朝回口号》简介。

【简析】咏史诗。咏某一具体事件,好。人类社会的沧桑巨变,最为深刻动人!第二句使用反衬写法。流水,野草,反衬人类社会某些历史事件带给后人的悲伤之巨,感慨之深,是常见写法。第四句联想合理,比喻贴切自然,意味隽永。

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盛极一时。唐时已废。《晋书 • 石崇传》记载,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之。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珠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流水,指东南流经金谷园的金水。

谷雨

金谷园

晋朝美女绿珠画像

落花犹似坠楼人

28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盛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出处】初中生75页。唐典286页。作品选中一册85页。绝句三百首37页。历代绝句185页。李元洛唐三283页。李白集175页。唐诗选165页。

【作者】李白,见谷雨七绝283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简介。

【简析】此诗约作于天宝八载(749)。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之人格化的写法,其实就是拟人写法。当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感情时,常常使用这种写法,效果不错。此诗第三句奇绝,正因为此种写法。杨花落尽子规啼,正是暮春景象。

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狭义的五溪即今湖南省怀化市。其境内重要的沅水支流有巫水(雄溪)、渠水(满溪)、酉水(酉溪)、㵲水(潕溪)、辰水(辰溪)等,古称“武陵五溪”,因此怀化自古便称“五溪之地”。广义的五溪的范围就是沅水中上游地区,以怀化为中心地带,包括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共三十几个县市。今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等都在五溪之内。

李白此诗中提及的“夜郎”,是古县名,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不是传统认为的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

“夜郎国”,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商时属百濮地,《国语·郑语》云:“楚鼢冒始启濮”,又《史记正义》载: "濮在楚西南"。夜郎成名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省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 这时,人们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国。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朝牂柯太守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前后约300年。

古汉语成语中有“夜郎自大”(拼音: yè láng zì dà),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东汉班固《汉书·西南夷传》亦有相似的记载。后人根据上述文献提炼出成语“夜郎自大”。该成语原指国土很小的夜郎国王自以为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在句中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新唐书 • 文艺传》记载,王昌龄因为“不护细行”(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左迁龙标(治所在今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黔城镇(原湖南黔阳县))尉。李白对其充满同情和关切,故有此作。

谷雨

杨花落尽子规啼

湖南省怀化市(五溪)新貌

怀化市洪江市黔城镇:黔阳(龙标)古城

288、淮上与友人别

(晚唐)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出处】律诗254页。唐典1349页。绝句三百首115页。历代绝句861页。李元洛唐三309页。

【作者】郑谷,见清明节五律280首《旅寓洛南村舍》简介。

【简析】送别诗。写得别开生面,富有情韵。前三句用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意象,回环往复,反复渲染离情别绪,蓄势充分,因此第四句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君我对比,各奔前程。以叙述语作结,韵味更加深长。

杨花,《词源》解释为“柳絮”。古代诗词中的“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是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此诗第一句说“扬子江头杨柳春”,更可见是指柳絮了。(参见百度百科•杨花)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农历约为三月底四月初,暮春时节),柳絮飘飞,情景迷人,诗人多有佳句。南朝梁庾肩吾《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盛唐杜甫《绝句漫兴》之五:“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北宋苏轼《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北宋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均可佐证。

此处还有(元朝)黄庚《一春》(新绿园林雨过时,黄鹂无语恨春归。杨花怕逐东风去,搭住阑干不肯飞)七绝一首比较值得一读。

扬子江头杨柳春

数声风笛离亭晚

289、暮春归故山草堂

(中唐)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出处】律诗133页。唐典638页。历代绝句314页。

【作者】钱起(710?—780?),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官蓝田尉,官终考功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有关山林诸篇,常流露追慕隐逸之意。有《钱考功集》。见唐典1403页,小传中一册217页。

【简析】反衬写法,好诗!一二句写春鸟、春花之容易改变,反衬出翠竹的不容易改变,体现了诗人对翠竹的喜爱和赞美。同时,诗人的怜竹之意,和翠竹的待我之情,似乎十分和谐、融洽,不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意蕴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谷雨

辛夷花

杏花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290、晚春

(中唐)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出处】绝句57页。唐典802页。历代风景诗142页。历代绝句444页。最美的节气诗词(春)43页。

【作者】韩愈,见雨水七绝083首《早春》简介。

【简析】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是诗人长安郊游时即景遣兴之作。主题是赞美春天,挽留春天。拟人写法,运用得十分生动,也十分高明。写得颇富奇趣。

表面上写郊游即目所见之景:晚春时节,草树为了挽留春天,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因风起舞,化作雪飞,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实际上可能暗含哲理:诗人胸怀开阔,眼光独到,也许他是在鼓励那些“无才思”者勇于创造、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无才思,未必是讽刺、挖苦,也许是赞许、鼓励。正因诗意可以有多种理解,此诗才更加耐人寻味。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291、春怨

(盛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出处】唐三全译431页。唐典623页。历代绝句223页。

【作者】刘方平,见惊蛰七绝098首《月夜》简介。

【简析】宫怨诗。第二句尤其含蓄。金屋,用汉武帝金屋藏娇典故,暗示宫女。泪痕,暗示垂泪已有多时,内心之忧伤自不待言。门外梨花凋谢,色调惨白,有力地烘托了门内宫女的幽怨之情。梨花似乎还象征着宫女美人迟暮的命运,更加值得玩味。此诗既写出时间之推移,又写出空间之变换,层次分明,十分难得。

梨花满地不开门

寂寞空庭春欲晚

292、南园十三首(其一)

(中唐)李 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出处】四季风光109页。绝句三百首84页。历代风景诗57页。李元洛唐三167页。

【作者】李贺,见清明节七绝260首《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四)》注解。

【简析】写景诗。似乎有所寄托。园子中的草树都依次开花了,这些花,无论大小红白,都娇艳得如同美女的脸庞。但可惜日暮风吹,只能零落于风前,凋谢于土里。似乎暗喻怀才不遇之人的悲惨命运。

南园,李贺在福昌(今河南宜阳西)昌谷故居的读书之处。越女腮,暗用典故。梁朝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日暮,并非实指当天傍晚,乃暗用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之典,极言青春变成衰老之快。嫁与春风,即花落之意,联想丰富,说得特别有诗情画意而已。

小白长红越女腮(梨花)

小白长红越女腮(牡丹花)

293、雨晴

(晚唐)王 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出处】律诗258页。唐典1373页。千家诗48页,诗题为《春晴》。历代风景诗66页。历代绝句899页,题为《晴景》,诗句颇多异文。李元洛唐三145页,文句颇为不同。

【作者】王驾,见春社七绝151首《社日》简介。

【简析】传世佳作。即景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花是春天的象征,一二句通过写雨前、雨后不同情景的对比,体现了诗人的惜春之情。第三句笔锋一转,由静而动,写蜂蝶纷纷离去,使小园更显冷落、寂寞,诗人心情压抑至极。第四句是神来之笔,造语奇崛,令人耳目一新。纯是诗人天真心态,于理不通,但却写出内心最为独特的新鲜感受,确是全篇之精髓。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妙处同此。此诗内容普通、平淡,但写作技巧高超,写得平中见奇,饶有趣味,值得学习。

雨前初见花间蕊

却疑春色在邻家

294、春愁

(清朝)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出处】绝句三百首341页。清典1670页。爱国诗歌233页。历代绝句1582页。

【作者】丘逢甲,见元宵节七绝059首《元夕无月》简介。

【简析】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4月17日(即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本诗作于光绪二十二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正是“去年今日”,时当谷雨节气。传诵一时的名作。爱国思想,十分强烈。勿忘国耻,强我中华!非一般吟风弄月之作可比也。

春愁难遣强看山

295、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出处】四季风光118页。宋典 页。

【作者】杨万里,见立春七律032首《十二月二十一日迎春》简介。

【简析】描写农村春末夏初小景之诗。一二句写环境。简朴,疏淡,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使人感到亲切。三四句写儿童追蝶的情景。风趣幽默,充满童真。观察仔细,细节描写比较成功。全诗虽无深刻意蕴,却通俗易懂,灵动飞走,引人入胜。

篱落疏疏一径深

飞入菜花无处寻

296、绝句

(宋朝)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出处】四季风光124页。绝句三百首184页。宋典748页。宋诗选注147页。历代绝句1087页。

【作者】吴涛(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德劭,崇仁(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人。系宋高宗绍兴年间著名隐士环溪先生吴沆的大哥(伯兄)。此处所选《绝句》一诗便是吴沆著的《环溪诗话》中存录的。全宋诗收入其诗四首:《绝句》,《山居》,《在杭日作》,《仲春》。其中以《绝句》广为流传。其余事迹不详。见宋典1476页,百度百科•南宋吴涛。

【简析】在《宋诗选注》里,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这是一首写春深夏浅、乍暖还寒的情味(的诗),倒是极新颖的。”相当精确,值得聆听。谷雨前后,天气可能还会一度变得相当寒冷,俗称“倒春寒”。《德化县志》(新华出版社版1992年版)记载闽中戴云山区俗语,有“清明谷雨,寒死虎母”之语,可资证明。

谷雨

桃花飞尽野梅酸

297、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北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出处】四季风光107页。作品选中二册144页。历代绝句965页。

【作者】欧阳修,见惊蛰七律108首《戏答元珍》简介。

【简析】写爱春、惜春之情,还算典型。只是语言直白,没有诗味。欧阳修善写散文,词也写得不错,诗歌比较不行。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丰乐亭

丰乐亭

欧阳修《丰乐亭记》广告牌

298、落花

(南宋)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摧。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出处】千家诗50页。宋典不载。咏花114页。历代风景诗154页。

【作者】朱淑真,见元宵节七律072首《元夜》简介。

【简析】好诗。比喻、象征的写法,很成功。连理枝,比喻恩爱夫妻;妒花风雨,比喻摧残爱情的可恶势力;青帝,比喻维护爱情的力量;落花,比喻爱情不幸的人。此诗即景生情,借花喻人,想象丰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是古诗中通篇使用比喻写法比较成功的作品。此类作品还有: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二首,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朱熹《春日》《观书有感》等等,别具一格,含义深刻,尤其值得注意。

青帝,司春之神。晚唐黄巢《题菊花》有“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之句,也提到青帝。朱淑真只是“愿教青帝常为主”,将命运寄托于他人来主宰,是被动的;黄巢则是“他年我若为青帝”,希望自己来做命运的主人,是主动的,境界高明多了。

此处还有(晚唐)严恽《落花》(《全唐诗》)、杜牧《和严恽秀才落花》(李元洛唐三169页)两首七言绝句值得一读。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299、春日二首(其二)

(北宋)晁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出处】律诗328页。宋典688页。四季风光117页。历代风景诗149页。历代绝句1053页。

【作者】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补之从弟。授承务郎。师从陈师道。绍圣间隐居具茨山下,徽宗时屡荐不起。诗属江西诗派。有《晁具茨先生诗集》。见宋典1474页。小传不载。

【简析】即景诗。诗人晚年之作。他少年时代曾是一位豪华自放的贵族公子,如今年老了,偏偏遇上这桃花凋谢、鹅鸭戏水的暮春之景,以人生的秋天面对自然界的春天,感受一定比常人更加独特深刻。“小雨翻萍上浅沙”,观察仔细,写景工巧细密,静中有动,非心情淡然、尽去浮华者不能为。三四句写景动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流露出淡淡的惜春之情,颇有感染力。

桃花

争随流水趁桃花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300、暮春即事

(南宋)叶 李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出处】千家诗53页。宋典不载,无条目。

【作者】叶李(生卒年不详),《宋诗纪事》作叶采,号平岩,或作平严,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太学生,理宗宝庆初任秘书监。其他生平事迹不详。见《千家诗》54页。宋典、小传均不载。

【简析】闲适诗。境界清幽,情怀高雅。一二句对偶工整,烘托出书房之宁静,颇见功力。不踏青,不饮酒,不聊天,而是读周易,暗示其追求与众不同。此诗是封建时代情趣高洁的读书人的生动写照。

谷雨

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

301、春暮

(南宋)曹 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出处】千家诗28页。宋典不载,无条目。

【作者】曹豳(bīn)(1170-1249)字西士,号东亩,一作东猷、东圳,温州瑞安曹村(今属浙江)人。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调重庆府司法参军,改知建昌。绍定六年(1233 ),擢秘书丞 ,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 ),除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嘉熙初,召为左司谏。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时号“嘉熙四谏”。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以礼部侍郎召,为台臣所沮,遂守宝章阁待制致仕。淳祐九年卒,年八十,谥文恭 。刘克庄为撰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附《曹叔远传》。《全宋词》辑其词二首。见千家诗49页。宋典、小传均不载。又见《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月北京第1版)402页。参见百度百科•南宋曹豳。

【简析】即景诗。花落了,草密了,莺走了,蛙鸣了,典型的暮春之景。景中含情,体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淡淡的忧伤。先写植物,后写动物;先写静态,后写动态;以动衬静;句句不见人,却句句都写人。心态淡薄宁静。写作技巧还有可以借鉴之处。

另据《最美的节气诗词(春)》第128页称,曹豳,浙江瑞安曹村人,该村历史上曾出过82名进士,人称“中华进士第一村”。有对联说:“一村文武如斯,思猛士,慕鸿儒,顿使东南为世重;千载溪山犹是,继先贤,开后学,通观家族出才多。”曹豳为官清正勤勉,正直敢言,堪称谦谦君子,可资参考。

谷雨

门外无人问落花

青草池塘独听蛙

302、题鹤林寺僧舍

(中唐)李 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出处】千家诗54页。唐典不载。

【作者】李涉(生卒年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后贬为陕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文宗大(太)和年间(827—835),召为太学博士,复以事流放南方,浪游桂林。其诗擅长七绝,语言通俗。《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另存词六首。见唐典1406页。小传不载。参见百度百科•唐朝李涉。

【简析】诗题一作《登山》。仕途失意,现实残酷,诗人精神上十分痛苦。表面上无所事事,沉醉终日,实际上是借酒浇愁,体现其对现实的不满。三四句故作潇洒,略显闲适,骨子里还是发牢骚。

此诗还有后话:有好事者调整其句序以讽刺庸僧不学无术、语言无味,诗云:“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幽默含蓄,闻之足以喷饭。当然,李涉“井栏砂遇盗”题诗(《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见《唐诗纪事》《云溪友议》《全唐诗》等记载)一事,更加有趣、有味。

谷雨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303、送春

(北宋)王 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出处】千家诗59页。宋典不载。

【作者】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以教书为生。擅诗文。其诗风格奇崛豪放。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集》、《十七史蒙求》。见宋典1472页。小传不载。

【简析】暮春即景诗。虽有对春光逝去的一丝惋惜,但更多的是对生活前景的乐观精神。首句写景角度独特,仿佛春光还在。一二句对比分明,说明自然界仍然生机勃勃。三四句挖掘甚深,造语甚奇,由白昼写到夜晚,从杜鹃鸟挽留春天之勤奋,更让人联想到诗人挽留春天之深切。非积极向上者,岂能有此语?

谷雨

三月残花落更开

子规(杜鹃鸟)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304、三月晦日送春

(中唐)贾 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出处】千家诗60页。唐典不载。历代绝句591页。

【作者】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苦寒之辞。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见唐典1406页,小传中一册348页。

【简析】诗题一作《三月晦日赠刘评事》。风光别我苦吟身,妙语!拟人写法,生动。其实是我告别春天的风光。君指谁呢?应该是指春天,是拟人写法。未到晓钟犹是春,痴语。以分秒来计算春天的时间,体现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珍惜、留恋之情,显得非常独特、罕见。一个简单的惜春、恋春之意绪,却挖掘如此之深,造语如此之奇,不愧为苦吟诗人。别人无话可说之处,他却能苦吟出一堆内容。内容虽无多大可取,艺术却有独到之处。

从叶李到贾岛这五首七绝,仅见于千家诗一书,不见其他节日、节气之书收录,颇感奇怪。其实它们写暮春情景,还是相当动人的,有一定的价值。姑存之,以备后人参考。

谷雨

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铜壶滴漏)

此处还有(明朝)王一鹗《三月晦日》(花外东风送马蹄,平原一望草萋萋)(明诗三百首177页),(明朝)于谦《暮春客途即景》(雨中红绽桃千树,风外青摇柳万条)(元诗三百首71页),(北宋)邵雍《暮春吟》(林下居常睡起迟,那堪车马近来稀)(咏物诗选20页),(北宋)苏轼《三月二十九日二首(其二)》(门外桃花犹的烁,墙头荔子已斑斓)(古今岁时杂咏501页),(中唐)白居易《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徘徊倚寺门)(古今岁时杂咏227页),(中唐)元稹《望驿台三月尽》(可怜三月三旬促,怅望江边望驿台)(古今岁时杂咏226页),(北宋)史徽(字东美)《题壁诗》(谷雨初晴绿涨沟)(古今谈54页。宋典不载,无条目。此诗见宋代马纯《陶朱新录》一书,系史徽于北宋大观年间在南京道河亭上的题壁诗),(元朝)黄复圭《暮春杂咏寄友人》(绿漪池沼燕交飞,深院重门客到稀)(元诗选注450页)等七绝之作比较值得一读。

谷雨

305、清平调词三首(其一)

(盛唐)李 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处】律诗65页。千家诗19页。咏牡丹诗词精选(下文简称咏牡丹)4页。唐典246页。历代绝句176页。《李白集》113页。

【作者】李白,见谷雨七绝283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简介。

【简析】根据《松窗杂录》记载,此三首诗当是天宝二年(743)春天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观赏牡丹花,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原作共有三首,想象奇特,比喻精当,把牡丹花和杨贵妃合起来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取得很大成功。

第一首最佳。一二句实写,三四句虚写。虚实结合的写法,运用得非常成功。云想衣裳花想容,可以理解为,见云而想到杨贵妃的衣裳,见花而想到杨贵妃的容貌;也可以理解为,把杨贵妃的衣裳想象为云,把杨贵妃的容貌想象为牡丹花。交互参差,给人花团锦簇之感。春风拂槛露华浓,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三四句忽然一转,联想到西王母所居之群玉山、瑶台,既说杨贵妃容貌像仙女一样美丽,又暗喻杨贵妃是仙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据说,清朝某文士集句成对,苦吟“水如碧玉山如黛”,不得下联,其父是个联痴,临终之时,躺在床上,轻轻吟出“云想衣裳花想容”而逝,后人叹为绝对。可见此诗影响力之巨大。其中,露华浓一词,还被拿来用作企业名称。2014年1月3日《时代报》第八版《露华浓退出中国市场》报道:“在华拥有37年经营历史的美国知名化妆品企业露华浓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牡丹花简介】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是中国国花,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花大色艳,品种繁多。国内主要产地有山东菏泽、河南洛阳、湖北武汉、四川彭州。此外还有杭州、牡丹江、成都、江阴、南京、上海、嘉兴、宁夏、兰州等都为重要栽培基地。

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将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中草药。其性微寒,味辛,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经之作用,还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寿。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气血活肺,容颜红润,改善月经失调,痛经,止虚汗,盗汗。

牡丹花和武则天之间,有个传说流传很广。宋代人高承编写的《事物纪原》中说:“武后冬月游上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阳为冠首。”同时代人吴淑在《江淮异人录》中也有记载:“武后诏游上苑,百花俱放,牡丹独迟,遂令贬于洛阳。后洛阳牡丹甲天下也。”

《全唐诗》中有传为武则天所作的《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有人对这首诗作了注解:“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清朝李汝珍在其长篇小说《镜花缘》中亦有类似描写,可供参考。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牡丹花的花语是:圆满、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百度·百科·牡丹花)

牡丹花

杨贵妃画像

杨贵妃画像

李白画像

306、清平调词三首(其二)

(盛唐)李 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

【出处】咏牡丹5页。唐典246页。历代绝句176页。《李白集》115页。

【作者】李白,见谷雨七绝283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简介。

【简析】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朝宫中的沉香亭北。三首之间,相互钩带,遥相呼应。云雨巫山,用楚襄王巫山遇神女的典故。此处意为,杨贵妃比巫山神女更加令人怀想。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貌美,善舞,善妒。第二首以压低神女和赵飞燕,来抬高杨贵妃,借古喻今,突出主题,十分得体。

牡丹花

307、清平调词三首(其三)

(盛唐)李 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出处】咏牡丹5页。唐典246页。历代绝句176页。《李白集》116页。

【作者】李白,见谷雨七绝283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简介。

【简析】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把牡丹花、杨贵妃和唐玄宗相提并论,融合在一起,总括三诗,点明题目意思,圆满得体。一篇应酬文字,能够写到这种程度,实在是匪夷所思。内容并无多少可取之处,但写作技巧相当高明,值得借鉴。三诗并非专写牡丹花的,但因写得出色,咏牡丹一书,照收不误。

308、牡丹

(南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出处】咏牡丹144页。宋典857页。咏花60页。宋代绝句212页。绝句三百首181页。宋诗选注137页。历代绝句1076页。宋诗选365页。

【作者】陈与义,见寒食节五律238首《寒食》简介。

【简析】此为陈与义咏物怀乡诗的名篇。作于绍兴六年(1136)春,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寓居于浙江桐乡县北青墩(一名青镇)寿圣禅院之无住庵。当时无论就国家的局势看,还是就个人的身世看,都使诗人感慨无限,他便以牡丹为题,写下此诗,抒发了自己真挚而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两年后诗人就去世了。

胡尘: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二年掳走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伊洛:即伊河、洛河,伊河为洛河支流,洛河为黄河支流。《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夏亡。”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亡国的隐痛。路漫漫:既指诗人十年来颠沛流离,北望故乡,无由再达的痛苦,又暗用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典故,表达思乡复国之念不已之意。牡丹:洛阳牡丹号称“天下第一”(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此处提及牡丹,是一个文学意象,既实指眼前所见牡丹,又虚指故乡洛阳的牡丹,寄寓着思乡之情,爱国之意。

独立东风看牡丹

309、赏牡丹

(中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出处】咏牡丹16页。咏花61页。四季风光155页。

【作者】刘禹锡,见春分七绝172首《春词》简介。

【简析】“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据说是咏牡丹最著名的诗句之一。诗人写诗善用对比、反衬之法,本无可厚非,但是读者千万不要以诗家语为评判是非之标准,否则会出问题。例如此诗,为了抬高牡丹,硬要去贬低芍药和荷花,何苦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再怎么诋毁,人家还不是照样进入“中国十大名花”(牡丹花、梅花、兰花、荷花、菊花、桂花、茶花、月季花、水仙花、杜鹃花)之列吗?

可惜,后人依然走此老路。北宋韩琦《月季花》一诗云:“牡丹殊绝委春风,篱落萧疏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咏花111页)苏轼《月季花》一诗亦云:“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咏花112页)不知韩苏二诗的构思是否受到刘诗的影响?

惟有牡丹真国色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310、裴给事宅白牡丹

(盛唐)裴士淹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出处】咏牡丹2页。唐典941页。历代绝句591页,作者题为裴潾,文字稍有不同。

【作者】裴士淹,字士淹,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盛唐时期大臣,扶州刺史裴献曾孙。以门荫入仕,起家郎官,迁司勋郎中。天宝十四年(755)任给事中,巡按河南、河北、淮南诸道。发觉安史之乱,迁京兆尹。跟随唐玄宗奔向蜀郡,充翰林学士、知制诰,擢礼部侍郎、知贡举。宝应二年(763)为左散骑常侍、绛郡开国公。永泰二年,以检校礼部尚书,充仪礼使。大历初,拜礼部尚书、绛郡公。大历五年(770),作为鱼朝恩余党,贬饶州刺史,卒于任上。《全唐诗》存其诗一首,《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见咏牡丹2页。唐典此诗作者题为裴潾。未知裴潾、裴士淹是否为同一个人。诸书并未明言,不敢妄断。另外,此诗作者,除裴士淹外,还有卢纶、裴潾、开元名公等说法。署名不同,诗题、字句也稍有差异,但基本诗旨大体相同。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九的记载较为可信(见咏牡丹2页)。参见百度百科•唐朝裴士淹。

【简析】托物言志的写法。紫色牡丹,盛开慈恩寺,年轻人争相欣赏;白色牡丹,冷落月光下,虽别有风韵,有如玉盘承露,却无人欣赏,形成强烈对比。诗人是欣赏白牡丹的,故此愤愤不平。此诗就此现象,借物喻人,含蓄地批评了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唐制,三品以上官员服紫,五品以上官员服朱,六七品官员服绿,位不及者也常有赐紫之举。颜色之于官阶大矣哉!明了此理,有助于加深理解此诗。本书124首李商隐《春日寄怀》有“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之句,青袍,即指官服,可为佐证。

此诗一二句颇多异文。唐典作“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咏牡丹及历代绝句均作“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此从唐典。对比、比喻、象征的写法,值得注意。

白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311、惜牡丹花二首(其一)

(中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出处】李元洛唐三165页。咏牡丹25页。历代绝句538页。中国二十四节气诗词鉴赏210页。全唐诗卷四三七第4861页。

【作者】白居易,见元宵节五律078首《正月十五日夜月》简介。

【简析】此诗大约作于元和三至五年(808—810)之间,诗人时年37至39岁,任翰林学士之时。年华老去,功业未成。诗人惜花,也是珍惜易逝之美,更是珍惜易逝的青春与生命。以花喻人,含蓄生动。李商隐的“客散酒醒人醉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陆游的“常恐夜寒花索寞,绵茵银烛按凉州”(《花时遍游诸家园》),恐怕都受到白诗的启发吧?

牡丹花

312、咏牡丹

(北宋)王 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出处】咏牡丹92页。

【作者】王溥(922—982),五代末、北宋初诗人。字齐物,并州祈县(今山西祁县)人。后汉乾祐元年进士。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宋初,仍为宰相。著有《唐会要》、《五代会要》。工诗。见咏牡丹92页。

【简析】托物言志的写法。此诗以枣花、桑叶与牡丹作对比,讽刺了牡丹华而不实、大而无用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像牡丹一样的世人的鄙夷、批判之情。这种逆向思维的写法(或称反面写法),值得借鉴。

在唐代,人们争相欣赏牡丹。唐末,人们的审美情趣改变了,牡丹的百花之王的地位有所下降,因此,在此诗中,牡丹也可以成为被讽刺的对象了。当然,牡丹花并非真的大而无用,其审美价值更是无与伦比,今天已经成为国花了。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313、刺牡丹

(明朝)郑文康

名花不入小家园,岁岁花时沸管弦。

只恐春风容易过,邻翁耕作种瓜田。

【出处】咏牡丹215页。明诗选192页。

【作者】郑文康(1413—1465),明代诗人,字时乂(yi,读为义,去声),号介庵,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祖籍河南开封。正统元年(1436)进士(明诗选认为系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后因父母相继亡故,遂绝意仕进,隐居平桥。有《平桥集》。见咏牡丹215页。

明诗选进一步介绍说:好为诗文,而不自爱惜。存诗多写时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意主劝惩,词旨质直,颇近《击壤集》体,而温柔敦厚,蔼然可挹,要不失风人之遗。”朱彝尊《明诗综》称其“诗亦蕴藉”。见明诗选192页。

【简析】托物言志的写法。此诗以物寄意,借讽刺牡丹,实际上讽刺了那些只顾攀附权贵、趋炎附势、尽享荣华富贵而又目光短浅、昙花一现的人物。诗歌浅显明白,寓意醒豁。这种讽刺诗,大多从反面立意,读之令人头脑清醒。

谷雨

只恐春风容易过

314、吴歌(其一)

(清朝)蔡云

神祠别馆聚游人,谷雨看花局一新。

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出处】古今谈55页。清典不载,无条目。

【作者】蔡云,见花朝节七绝135首《咏花朝》简介。

【简析】此诗写谷雨节气看牡丹花的情景,体现清朝人对牡丹花的热爱之情。国色,指牡丹花。刘禹锡《赏牡丹》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玉楼春,牡丹花的一个品种。清朝顾禄《清嘉录》说牡丹花从前正俗呼为“谷雨花”,因“其在谷雨节开也”。在苏州一带,还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语。元代王恽《木兰花慢》:“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特别说明】牡丹花是我国的国花,七绝是非常发达的古诗体裁,咏牡丹七绝本应佳作丰富才对,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从上面所选十首咏牡丹七绝来看,咏来咏去,几乎是离牡丹这个本体越来越远,其植物学特征渐渐模糊,以至于无限趋近于零;其引申含义、比喻含义、象征含义越来越浓厚。此种写法,虽然符合有寄托的咏物诗的正宗写法的要求,无可厚非,但是确实已经走入死胡同了(人生哲理有限,已经挖掘殆尽了),后人已经难以为继了,因此自明朝以后,难以看到佳作了。我倒是希望看到没有寄托的、实实在在咏牡丹的七绝佳作(例如唐朝贺知章《咏柳》那样的作品)。暂未找到时,我经常翻看牡丹花的实物照片合集,那种真真切切的花叶、颜色、造型之美,别具一格,是诗歌所无法比拟的。当然,当代蒋大为先生演唱的《牡丹之歌》的歌词,写得不错,可资参考。

不信相逢无国色

此处还有(盛唐)李益《牡丹》(紫蕊丛开未到家)(咏牡丹8页),(中唐)白居易《移栽牡丹》(金钱买得牡丹栽)、《白牡丹》(白花冷淡无人爱)(均见李元洛唐三165页)等七绝之作比较值得一读。

陈锦云、曾秀英选编,2023年2月2日于瓷都德化

谷雨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