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生活常识
健康常识
旅游常识
美食常识
日常常识
教育常识
数码常识

    搜一搜

首页 > 日常常识 > 甘肃会宁葬礼全过程(会宁郭城新庄河畔头寨等地丧葬风俗)

甘肃会宁葬礼全过程(会宁郭城新庄河畔头寨等地丧葬风俗)

    发布时间:2023-03-17 10:40:25   浏览次数:0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武抒祖摄)

甘肃会宁境内的郭城新庄河畔头寨等地

丧葬风俗的田野调查

会宁地处甘肃中部,具有典型的陇中地区特色的风俗文化,尤其在丧葬习俗方面与汉代丧葬礼俗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出一脉相承的关系。地处该县北部的郭城、新庄、河畔、头寨等乡村的丧葬风俗颇具浓郁的地域特点。下面就具体的丧葬程序与汉代习俗的联系而进行的田野调查,管窥当地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1﹒置衣

裹尸衣物叫衣衾,民间俗称“老衣”。《后汉书 ·礼仪志下》记大丧云:“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黄绵缇缯金镂玉匣如故事。注引《汉旧仪》:帝崩,缠以缇缯十二重。” [1] “缇缯”当然是高级衣衾了。附身之物有衣有被,以丝绸为上,衣有上下内外之分,内为白衣白裤,外黑色长袍或红色裙子,或上七下五,或上五下三。有铺有盖,被有单层夹层,单的叫单被,复的叫复衾。衣衾一般生前依据自己嗜好由子女选择置办,特殊情况下,死后由子女临时置办。

2﹒挪丧

即将停止呼吸之前,需要洗面,净身,穿“老衣”,又叫“小殓”。《释名·释丧制》:“殓者,殓也。殓藏不复见也。”气绝,挪于地上,地上先铺一层黄土,身下按享年铺谷草,一岁一根,叫“岁数草”,用白纸苫面,并用几缕大麻拴住双足。

3﹒烧倒头纸

挪丧后,子女大放悲声,哭祭于亡人灵前并献祭一只公鸡,叫守灵鸡,鸡能驱邪,可以陪伴亡人灵魂。大门外挂白纸一束,表示有丧。同时签死者灵位,上写“新逝×门考讳×× / 妣××氏之灵位”置于灵桌上。

4﹒收尸

死者挪入地下后,用冰块或凉水立即覆于死者腹部使尸体变硬,收尸越快越好,对生者吉祥。同时,灵前放一陶瓷盆,内放少许面团或酵子,供烧纸盛灰用。

5﹒跪孝

亡人落地,子孙必须在地下铺上麦草,男左女右跪地守灵,叫跪孝,二十四小时不离灵堂与亡人左右。跪孝期间,孝眷手拄哭丧棒,不能吃荤、大笑、高声言语,否则,不合礼仪会招致亲朋好友村人的非议,更严重的是会招致亡人的不快而降灾。

6﹒请房族

亲人去世当天,远房宗族人立即提着酒瓶酒盅,请村中的房族来料理丧事,房族一般是五服之外的人。房族统一拿着赙礼诸如祭饃一副,白纸数张,条件好的还有灵帐等物当天进驻丧者之家。然后根据丧家对丧事的要求及准备情况,房族中公推一经验丰富德高望众的长者作大总管全权料理丧事。

7﹒报丧

当日,大总管配房族中人分头向亡人相关亲戚报丧,重点是亡人的子女、外甥、娘家(女)、舅家(男)等。

8﹒奔丧

在外和出嫁子女必须立即赶回,穿素衣,进入村庄要大放悲声以示哀痛。

9﹒搭灵棚

古语云,“死生之事大矣”。所以当地人极为重视丧事,长者去世,都要在上房前栽桩用白布搭棚,供放置纸扎、花圈、祭奠待客之用。

10﹒做棺椁

《汉书·龚胜传》云:“胜敕以棺殓丧事:衣周于身,棺周于衣。” [2] 《乐浪》云:“各棺,东棺最小,棺心长六尺一寸余,宽约一尺四寸,高一尺四寸,厚约二寸五分之谱。……西棺较东棺相大,棺心长六尺三寸,宽一尺五寸余,高一尺四寸余。厚约三寸。……诸棺皆上略高,下略低。”[3] 会宁北部一带地域大体取西棺制式,有棺无椁,讲究一二三,即一寸底,二寸边,三寸盖。制棺通以木,以柏木为上,松木次之。棺成,要油画,分朱棺和画棺。朱棺棺身朱漆,底盖黑漆。画棺棺身漆以精美吉祥图案,富贵人家漆以仙鹤寿鹿等吉祥物,还有以亡人生前的生活场面等为内容的。棺椁一般生前做好的叫活寿,可消灾增寿,特殊情况下,死后由子女临时赶作。

11﹒请阴阳

俗语说“亡人奔土如奔金”。为了尽快让亡人入土为安,去世当天派人请阴阳先生寻找安葬的地方并约好埋葬的日期,阴阳等到开吊的那天才会到来。

12﹒做纸火

给老人送葬、烧三年纸、九年纸都要做几件纸火。用彩纸扎制成的供亡人吃穿住行所用的如房屋、金银斗、马、童男女、花灵、幡、神鹿、仙鹤等,有的做一套(一套二十四件,有的做半套)。

13﹒迎纸

纸火做成后,要到当地神庙去向神祇通知某某已去世的消息。先是鼓乐相伴,鞭炮齐鸣,呈上供品烧香祭拜神祇后,阴阳开始诵读献给神祇的公文,并把做好的纸火一一展示给神祇,让他们过目检验。

14﹒吊

三天后,亡人亲朋前去吊唁,祭品为白纸数张,面饼数张,祭于灵前,当日返回。

15﹒出诰牌

埋葬的前一天阴阳到来后,出诰牌,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亡人的名讳、生卒年月、行状和孝眷名字贴于木板之上,格式如下:

先考/妣××府(×门×氏太)君××虽痛于××年××月××日××时××分寿终正(内)寝

今泣于×月×日启陈家奠×月×日扶柩归葬情关至戚

享此讣

闻

孤子(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逝曰“孤哀子” )

×××率孙:××、××、……

期服侄(即亲侄子)

×××率孙:××、××、……

大功服侄(即亲堂侄子)

×××率孙:××、××、……

小功服侄(即远房侄子)

×××率孙:××、××、……泣血稽颡

在哀乐声中,亡人长子把贴有诰牌的木板背到大门外。丧家及亲戚送的纸火、铭旌等摆放两边。同时,张贴白纸写的对联,如“出门见山山还在,进门叫父(母)父(母)不应”,以示哀痛。

16﹒开吊

埋葬前一天举行开吊仪式,讲究排场,礼节周全。

先把招待骨主(指舅家之人或娘家之人)的精美饭食摆放停当,孝子们跪着爬到院内,开始领祭羊,这是开吊的最重要内容。

祭羊按主人的尊卑次序依次站立。方法:给祭羊耳朵里脊背上喷上少量的水,专人祷告,指明这是某某的祭羊,望亡人享用,以祭羊全身打颤为亡人接受的信号。这是检验亡人对亲戚朋友好恶的标准,若亡人生前对某人有意见他的祭羊绝不会轻而易举被接受,祭羊主人必须当着众人的面申述自己对不起亡人生前的行为,然后诚恳的向亡人忏悔,取得亡人原谅后才会领受他的祭羊。众目睽睽之下祭羊的主人好像被人揭穿隐私似的而汗流浃背。所领之祭羊必须全部宰杀以待来客。

毕,众孝眷举哀表示对亡人的怀念。这时,骨主请入堂屋,其他亲朋依次入席,招待来客。

晚上,举行家祭,大户殷实人家有礼宾先生,院内灯火通明,孝眷跟着礼宾先生与鼓乐手后面“走桥”。念亡经忏悔经超度亡灵。请来本门已故三代以上宗亲到堂屋里招待他们,之前,亲戚朋友东家分别献饭,一人执盘一人执盅,礼宾先生声若洪钟,抑扬顿挫地分别诵读祭文并焚化,听者为之动容。献毕,屋内熄灯,屋外寂然,让已亡故的宗亲享用。这一程序结束,开始招待所有来客。

17﹒送纸

守灵的每天晚上十一点以后,孝眷要在鼓乐声中送亡人到去坟茔的十字路口,路程要一晚比一晚远,希望亡人找到自己的归宿。

18﹒点纸

每天早晚要在灵前烧纸举哀。

19﹒寻地

阴阳先生按照亡人生辰八字,死亡时间,当年的利方寻找安葬场所。

20﹒葬期

自亡逝到埋葬最短的为三天,俗称殉葬。原因主要是没有吉日安葬或者是凶煞。

一般三天以上,长者有数十天的。汉代葬期最短的七天,或者十日甚至数十百日不等,《汉书·文帝纪》:“后七年夏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乙巳,葬霸陵。师古曰:自崩至葬凡七日也。树达按:是年六月己亥朔,七日乙巳。”

21﹒大殓

将死者放入棺中。《南京采风记》:“入殓,届时亲人均须环顾,即将亡者臾入棺内,棺内诸物为:黄土、石灰、炭屑、雄黄、衾、褥、被、鸡鸣枕、脚炭、纸卷:棺外诸礼节为:兜巾、暖肩、分筋、受钉、商凳、安位、较好、正荐魂幡。”棺里先铺一层用细筛筛的土,让亡人灵魂升入天堂,铺上每个子女准备的铺盖,一般男铺女盖,然后把尸体挪入棺里,盖上被子,封棺后写上死者姓名准备起丧。

22﹒出殃

起灵前要出殃,活人全部撤离灵堂,若不躲开,被殃打上,则有性命之忧,殃有五色,有红黄青白黑,高低不一,最高的可达一丈八尺,所去方向为正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灵前摆上酒、肉、菜、果品、馒头等祭品,阴阳边摇铃铛边敲木鱼念离家经,一人手持箩不停摇晃,一手洒着朱砂水,驱赶亡魂离家。

23﹒摔盆起丧

起丧前,长子在灵前摔碎瓦盆,又叫“摔丧”,摔盆非常讲究,要一次摔破,而且越碎越好,认为摔得粉碎亡人才能带到阴间去受用。会宁北部一带似乎不注重摔丧这一仪式。

24﹒送葬

送葬者为亲朋好友孝眷(媳妇坟地不去),起丧讲究越早越好,早上吃黄米米饭,阴阳念完离家经手执引魂幡径直向坟场逶迤而去。孝眷手执丈二启丧白布拉着灵柩,房族(一般八人)抬棺,坟地较远的用车载,向坟场迤逦奔去。每家门前放火来驱邪。经过其他村社都有路祭,《周礼·小祝》:“及葬,设道斋之奠。杜子春注:斋当为粢,道中祭也。汉仪,每街路辄祭。”

25﹒路祭

送葬队伍起程前(有的起程后)在大门口杀羊路祭,让亡人享用,羊血洒在路上驱邪。

26﹒墓穴

分明坑和穿堂。明坑宽三尺,长两米,深六尺(也有八尺的),灵柩直接放入就可掩埋。穿堂先向下挖三尺,再横向挖,洞门呈半圆形,高三尺,深八尺,宽一米。无论哪一种,正后墙台上都有食台,里放食品罐,筷子,长明灯。

27﹒下葬

灵柩到达墓地后,绕墓穴顺时针转三圈半落地,时辰一到,阴阳诵葬经,请骨主亲朋孝眷先看墓穴再吊棺,阴阳用罗盘吊线摆正死者姿势,头和脚都朝向利方和吉方,亲朋孝子看棺告别,封棺,四周放桃木瓦片等镇邪之物,棺盖上放引魂幡桃木瓦片等镇邪之物,清除坑内人迹,请骨主培入第一锨土,后由房族迅速掩埋,烧纸火冥纸,孝眷高声举哀。插哭丧棒于坟头上。

28﹒合葬

妇从其夫葬为合葬。汉代合葬风俗极为盛行。《汉书·外戚传》:“高祖薄姬,孝景前二年崩,葬南陵,用吕后不合葬长陵。树达按:据此,知吕后与高祖合葬也。” [4] 合葬的方法有两种,或取新丧送至前丧葬所合葬,或取前丧至新丧之所与新丧合葬。有的同棺同冢,有的异棺同冢,有的异棺异冢合起一个坟头的。当地以袝葬(夫妇分葬)为主。

29﹒抚山(三)

埋葬后三天,孝子要到坟地抚山(三),整理坟头,平整坟院并设界限。

30﹒七七纸

从亡人入土算起,每隔七天焚纸祭奠一次,共七次,最后一次叫断七。

31﹒百日

亡故后一百天,孝子备献饭果品奠茶奠酒纸钱到坟上祭奠,这天也将亡人灵位一同送走焚烧。至亲好友也会备礼前来。

32﹒迁葬

已葬而复徙为迁葬。汉代就有迁葬礼俗,原因不一,主要出于追褒或追贬。《后汉书·和帝纪》:“永元九年九月甲子,追尊皇妣梁贵人为皇后。冬十月乙酉,改葬恭怀梁后于西陵。”《汉书·定陶丁姬传》:“元始五年,莽复言:‘恭王母(按:即傅太后)丁姬前不臣妾,至葬渭陵,冢高于元帝山齐,怀帝太后皇太后玺绶以葬,不应礼。礼有改葬,请发恭王母及丁姬冢,取其玺绶消灭,徙恭王母归定陶葬恭王冢次,而葬丁姬复其故。’” [5] 当地迁葬原因较单纯,墓地进水亡人灵魂会不安,要迁葬。家庭不吉利无名疾病子嗣不兴等都要迁葬,出于合葬目的要迁葬。迁葬仪式简单。

33﹒赙赠

亲朋拿财物送丧家叫赙。《论衡·量知篇》:“贫人与富人俱賷钱百,并为赙礼。” [6] 郭城新庄一带,宗族赙礼一般白纸数张,祭馍一副(九个为一副,也有半幅的),其他面食肉钱统一收取。宗族中出嫁女子、外甥用钱和祭羊作为统一赙礼。朋友以钱赙礼。凡来客均有赙礼。

34﹒丧期

汉文帝时有短丧,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后有三年丧期。当地守孝百日。百日孝满,释服。

35﹒上坟

清明、腊月三十和忌日是传统的上坟日,祭奠、烧纸。

36﹒居丧之礼

守孝期间,不走亲访友,不进入他人院内,不修脸,不睡炕,不杀生。百日孝满,释服。三年内不婚嫁,不乔迁。

37﹒三年换孝九年断纸

三年纸叫换孝,跟新逝礼俗大体相同,换孝后一切恢复正常。九年俗称最后一张纸,有纸火,鼓乐,比较铺张,当地称作白喜事,隆重程度可见一斑。

总之,从这些风俗中我们可以发现本地的丧葬文化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上,也影响着当地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如鬼神观念,死生观念等等,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这里面蕴含的丰富的人类学方面的价值。(来自百度文库)

,

  • 上一篇:装修促销的技巧(卖场节日促销力度冷热不均)
  • 下一篇:称呼与介绍礼仪口诀(节日来临走亲访友可别乱称呼)
    热门推荐

    脱毛的最佳方法

    2022-11-28

    为什么哈利波特的扫帚会飞(哈利波特飞行课)

    2023-03-13

    男人脸上长斑是什么原因

    2022-11-28

    去除黄褐斑的小偏方 去黄褐斑的简单有效方法

    2022-11-28

    重庆各区县的名字由来(揭秘重庆各个区县名字的由来)

    2023-03-11

    0*00000bcb无法连接打印机 0*00000bcb无法连接打印机win10

    2023-01-10

    皮肤暗黄怎么调理

    2022-11-28

    惠州市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3-03

    雷震子出生在什么石头上(雷响后降生成文王百子)

    2023-03-11

    绵阳盐亭县新冠疫苗第四针开始接种了吗?

    2023-01-29
    热门标签

每年的米粉节是几月几日(米粉节几月几号)

用什么洗脸会变白

脱毛膏能永久脱毛吗

去头屑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脸上的斑越来越多了怎么办

自制美白祛斑面膜贴起来,还你婴儿肌

q5l南方定制版有氛围灯吗(q5有没有氛围灯)

上海所有私人博物馆(最大野生民俗博物馆)

英语短语类型(英语词组和句子)

青春期为什么长痘痘

惊!黄瓜敷脸越敷越容易长皱纹

常规洲际导弹威力(战斗民族的最大王牌)

橄榄油的美容方法

节日祝福语大全简短英语版的(想说祝福却又无词可用)

6个小秘诀让你的皮肤保持健康

晒后如何修复和美白

40度高温如何防晒

开炉吉祥语(新灶开火吉祥语)

睫毛膏怎么卸妆

肥西独座山三清观庙会(祈福瑞观民俗听大戏品小吃)

背上长痘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防晒问答,你问我答全方位掌握防晒

唇部怎么护理

怎么称赞华夏民族的服饰(华夏民族被称为)

范遥最厉害的武功是什么(范遥是什么来历)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盐水洗脸三大好处塑造婴儿嫩肌

控油小技巧 告别油光满面

nba30支球队名称及标志(NBA30支球队名字的由来)

小学一年级aoe的拼音(一年级上汉语拼音)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端

    桂ICP备2021005363号Copyright © 2011-2022 小惠常识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