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生活常识
健康常识
旅游常识
美食常识
日常常识
教育常识
数码常识

    搜一搜

首页 > 日常常识 > 从仙人掌到柳橙再到橄榄树(从仙人掌到柳橙再到橄榄树)

从仙人掌到柳橙再到橄榄树(从仙人掌到柳橙再到橄榄树)

    发布时间:2023-03-18 10:37:08   浏览次数:0    

巴勒斯坦-以色列三维地形图

橄榄树从1980年代至今就是巴勒斯坦重要的民族象征,但以色列为扩大领土,并破坏巴人对土地的连结与经济支柱,从1967年起,已有800万棵橄榄树遭挖土机摧毁,其中不乏上千年的老树,仿佛也要把世代生活于此的巴人硬生生地连根拔起。

巴勒斯坦-以色列

“若橄榄树知晓种下她的人,她将化作一滴眼泪。”

——巴勒斯坦爱国诗人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

3D地形渲染图

壹橄榄树深深扎根于巴勒斯坦文化之中

橄榄树

从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再从耶路撒冷转车,进伯利恒。若走访以色列/巴勒斯坦,就会惊讶地发现,这短短70公里的路上,地理样貌如此迥异。以色列高耸挺拔的针叶林,与红色尖顶建筑物坐落其间的景象,到巴勒斯坦时,瞬间转变成低矮的橄榄树,或夹道欢迎,或伫立远方,整齐地一圈圈环绕丘陵,直至山头。

上图为以色列接近巴勒斯坦地理植被样貌,以针叶林与红色尖顶建筑物为主。下图为巴勒斯坦,以低矮橄榄树为主

明明纬度相同,地势相仿,为何地貌植被差这么多?又是为什么巴勒斯坦人选择以橄榄树作为民族象征,体现“坚定不移”的精神?

路边

如果中华民族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梅花为精神象征,那巴勒斯坦人就是橄榄树。他们赞叹这古兰经中的圣树,并引以为豪。在巴勒斯坦达尔无那民谣中提到:

“我国的橄榄是最美味的、最漂亮的、含有最丰富的油脂,全世界都想尝一尝,每一颗橄榄都是精华……”

小姑娘

至今,巴勒斯坦仍保留着以橄榄油涂抹新生儿额头与肚子的习俗,象征对孩子健康的祝福。此外,橄榄树也常是俗谚里的主角。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巴勒斯坦人如此说:

“前人种树(橄榄树),温饱了我们;我们种树,温饱了后人”。

采摘

橄榄树不只结果,还生产高经济价值的橄榄油,并能以此制作橄榄皂。而橄榄木也能在巧手雕琢下变成美丽的艺术品。据官方数据,近十年来,橄榄占巴勒斯坦70%的蔬果产量,约14%的经济收入,并支持10万户家庭的生计。巴勒斯坦家庭对橄榄经济的依赖可见一斑。

团圆的日子

如我国的中秋节,每年9到11月的橄榄采收季,也是巴勒斯坦阖家团圆的日子。橄榄与橄榄树对地中海沿岸的这几个国家,无论是在文化、历史、经济,甚至宗教都有不可漠视的重要性。

橄榄树

在伊斯兰的《古兰经》,犹太教的《旧约全书》与基督教的《新约全书》里,都不约而同提起橄榄与橄榄树——一个生命、重生、韧性与和平的象征。

小女孩

到了那些日子,全家老小聚在橄榄园,一边辛勤采摘橄榄,一边吟唱橄榄歌谣。休息时,母亲端出现煮的阿拉伯咖啡,大家坐在橄榄树下,一边啜饮,一边闲话家常,共享天伦之乐。橄榄树已深深扎根于巴勒斯坦文化之中。

中东,沙漠很多

但早在1947年以前,仙人掌才是巴勒斯坦的代表。由于仙人掌果要冰冷食用才可口,农夫们会在天亮前采收新鲜的仙人掌果,到市集贩售。为了吃到冰镇的仙人掌果,都市人便要起个大早赶集。这使仙人掌有别于其他批发作物,创造出农夫能与都市人面对面交谈与买卖的机会。所以,仙人掌代表着农村与城市的连结,象征巴勒斯坦人民团结一心。

以色列耶路撒冷及西岸地区地形图

贰雅法是永远回不去的家乡:从仙人掌到柳橙再到橄榄树

雅法港

19世纪中开始,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城市之一现属于以色列的雅法因盛产甜美多汁的雅法橙,热销中东与欧洲,成为巴勒斯坦的大城市。

1887年雅法油画

1947年11月,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分割方案失败,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隔年正式开战。战间,阿拉伯国家节节败退,1949年签下停战协议,以绿线为暂时的以巴疆界。

1945年巴勒斯坦分区域的土地拥有情况

绿线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领土为约旦河右方的西岸与临地中海的加沙走廊。战后,雅法割让给以色列。曾经风光一时的港口城市,顿时成为许多巴勒斯坦人永远回不去的家乡。因此,1948年至1970年代,雅法橙取代了仙人掌,成为巴勒斯坦的民族精神象征,以缅怀被掠夺的国土。

分治方案

巴勒斯坦是宗教经典中,被誉为“留着奶与蜜之地”的国家,左依约旦河,右傍地中海,群山环抱,拥有种植橄榄树的绝佳气候,四季分明,与世人想像中的沙漠风情截然不同。

以色列的扩张

然而,在二战英国归还托管权后的巴勒斯坦,仍受到以色列建国后的军事占领。直到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方占领了大部分地区,将原来的巴国国土从中硬生隔断。

以巴边界

最终属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辖的土地,仅剩靠地中海的加沙走廊与西岸自治区,且如今分属不同的巴勒斯坦政党控管。

红色是根据奥斯陆协议在以色列控制下巴勒斯坦自治区域,黄色是约旦河西岸以色列管理的犹太人定居点

自1948年的“灾难日”始,巴勒斯坦人已死伤不计其数,落入监狱的、被迫逃亡世界各地的难民高达数百万人,是全球难民人口最高的国家。

直到1980年代,橄榄树才逐渐成为巴勒斯坦民族象征。

以巴

叁不是一片荒地,而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橄榄树根

1982年,巴勒斯坦代表政府,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黎巴嫩二度流亡至突尼斯。这让在约旦与黎巴嫩邻国的巴勒斯坦爱国志士,将注意力转移回西岸与加沙走廊本土。表面上,以巴冲突是源自物质资源的抢夺,如领土疆界划分、耶路撒冷归属,以及巴勒斯坦难民回归等。但实质上,以巴冲突无异是一场正统性之争。

废墟下的巴勒斯坦民众

面对犹太复国主义试图将巴勒斯坦形塑成一片从未开化的无主地,以合理化犹太人返回圣经中“留着奶与蜜”的家乡,像是“一块无人之地给一群无地之人”,与以色列前总理果尔达·梅厄否认巴勒斯坦人生活于这片土地的历史,指控他们“从来就没存在过”等说词。

1948年前的巴勒斯坦村庄。

巴勒斯坦人重新审视与建构民族与土地的连结,并寄托于先祖们种下、可追溯至8000年历史的橄榄树,将巴勒斯坦人、树、土地连结在一起,作为对土地正当性强而有力的回应。

巴勒斯坦青年设计师以橄榄树为图设计巴勒斯坦百元纸钞。图中橄榄树有2000年以上历史,现位于拉姆安拉。

如离散巴勒斯坦歌手多克·洁丝,于其歌曲返回权中所写:

“你是橄榄树……你是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也是你。”

果子

至今,橄榄树仍是巴勒斯坦重要的民族象征,代表坚定不移的精神。

坚定不移的精神有被动与主动之分。被动是指巴勒斯坦人对土地坚定不移、誓死不离开家乡之信念;主动是指巴勒斯坦人不屈不挠抵抗以色列占领与殖民的精神。

巴勒斯坦小男孩与橄榄树

以色列为扩大领土,并破坏巴人对土地的连结与经济支柱,从1967年起,已有800万棵橄榄树遭挖土机摧毁,其中不乏上千年的老树,仿佛也要把世代生活于此的巴人硬生生地连根拔起。巴勒斯坦爱国诗人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愤慨写道:

“……这些士兵,这些现代的士兵(以色列士兵),以挖土机包围她(橄榄树),把她从大地上世世代代宗系中,连根拔起。”

巴勒斯坦

如今,植树如插旗,以巴冲突仿佛是针叶林与橄榄树的战役。但在这表象下,更是一场暗潮汹涌的土地正当性之争。

以色列巴勒斯坦隔离墙

肆橄榄不只是食物,更是巴勒斯坦人的“家与国”

劳动之余

在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一千万株橄榄树帮助了近10万户家庭维持生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橄榄收成是巴勒斯坦家庭的第二大收入来源。然而,由于当地失业率很高,许多人只能勉强糊口,橄榄丰收可以大大增加家庭收入。

民众

巴勒斯坦人在自家树园中采收时遭到犹太屯垦居民攻击或驱逐的事件层出不穷,有时,采收橄榄这一件阖家团圆之事甚至成为必须与服枪的士兵或屯垦居民搏命逃难的下场。

采摘

而对巴勒斯坦人来说,小从饮食、身体保养、沐浴,大至经济收入来源与家国文化的传承,橄榄与他们生活生命的一切息息相关,不可或缺。他们总有这么一说:

“橄榄树从头到尾,即使是落地的枯枝落叶,一寸寸都是金,都有价值,都可以被拿来利用,我们从不浪费它任何一处。”

墙上的涂鸦:“总有一天,我们会回来。”

巴勒斯坦历来传唱的歌曲与诗词中,亦总是不乏橄榄的身影。例如,享誉国际的巴勒斯坦爱国行动派诗人马哈墨・达威希第一本出版的诗集便名为《橄榄树之叶》,他一生所写的诗中,最常提起的巴勒斯坦象征物也非橄榄莫属。

现在是犹太人居住

在他的诗篇《我属于那儿》中,忆起自己的家人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被逐出家园,流离失所的情景,他这么写着:

“我属于那儿(巴勒斯坦),我有许多回忆,我像每个人那样诞生……在我词语深处的地平线,我有一轮月亮,一只鸟的粮食,和一颗永远的橄榄树。”

以色列-死海

在这里,据统计大约共有1000万棵橄榄树。而每年在巴勒斯坦西岸地区,仍有约一万颗橄榄树被新种下。橄榄树需要许多年的持续灌溉照顾,才能成长茁壮,然而一旦成长,他们的寿命甚长,有的树甚至已存活千年,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大卫逃亡图

每年,只要一到了橄榄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总是会聚集起来,合作采收。面对橄榄树,他们总是谦卑且满腹感恩。

约旦河西岸地区的约旦河谷

当外国人第一次来到橄榄树园前时,面对满山遍野的树,在没有围篱的状况下,不免心生好奇,巴勒斯坦人们是怎么知道自己家族的树是哪几棵呢?

“我们的祖父,曾曾祖父,和曾曾曾祖父们,代代相传这些树给下一代,他们会在树上不起眼处画上记号,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记号法。我们从小就每年跟着家人一起来参与采收,久了,每个人自然都知道哪棵树是属于谁人的了,这些树就和家人一样。”

当地人这么解释。

约旦河谷的全景

自从以色列建国,占领殖民巴勒斯坦西岸70多年来,许多橄榄树都因为犹太屯垦区的扩建而遭到砍伐。

连根拔除

2005年时,美联社记者便记录下一个令人震怒的画面——在萨林村,一位老妇大哭着紧紧环抱一棵橄榄树不放,因为她身后,以色列士兵正开着推土机准备铲平这片橄榄树园,以扩建犹太屯垦区的范围。


在萨林村,一位老妇大哭着紧紧环抱一棵橄榄树不放,因为她身后,以色列士兵开着推土机准备铲平这片橄榄树园

因此每年这时节,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加入国际或巴勒斯坦当地组织号召的橄榄采收活动,跟着巴勒斯坦人一同进入树园内采收,召集许多外国志愿者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要以“外国人”的身份,来阻止以色列士兵或屯垦区居民暴力对待采收橄榄的巴勒斯坦人,让这份文化家族活动得以传承延续下去。

志愿者和巴勒斯坦工作者在橄榄树小树林里,巴勒斯坦

而在一个早上的辛勤采收后,巴勒斯坦人们总会热情的邀请外国志愿者到家中,煮上一桌令人口水直流的道地菜肴,以最新鲜榨制的橄榄油煮成,让这样的橄榄采收活动,也能顺道促进巴勒斯坦观光,让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借此深入认识巴勒斯坦当地的民情文化,还得以饱尝一顿丰盛大餐。

地形图

他们说:“橄榄从生到死,从头到脚都可以利用,是一点都不会浪费的。”

在巴勒斯坦,橄榄俨然不只是食物——这是生命的源头与文化的传承,而在那背后象征最重要的,是家与国。

,

  • 上一篇:晚年命最好的五个生肖(几月出生的肖牛人命最好)
  • 下一篇: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热门推荐

    德云社里面的女成员(德云社唯一女主持人)

    2023-03-14

    有翡李征与殷闻岚所遇的女人(有翡霓裳夫人什么来历)

    2023-03-2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03-21

    非洲包皮切割仪式(苏丹禁止女童割阴)

    2023-03-01

    纳西族三多节习俗(纳西族三多节)

    2023-03-18

    几月出生有福报(几月出生的孩子)

    2023-03-08

    金龟婿从哪个朝代开始(金龟婿这个词的来历)

    2023-03-08

    烫发后头发毛躁怎么办

    2022-11-28

    清远大参林药房退烧药免费领取地点在哪?

    2023-01-29

    山东会亲家习俗(山东风俗-姥姥)

    2023-03-08
    热门标签

面霜能当眼霜用吗

伦敦的12个景点介绍(到此一游巨人巡游)

八仙的法器由来(八仙信仰的由来如何)

护肤品的使用顺序是什么

眼睛有红血丝是什么原因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清明节的由来)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拼音(新课标1-9年级古诗详解拼音版-8-登鹳雀楼)

赴台旅游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台青这样过五一)

重阳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重阳节到底是个什么节日)

1948年哈萨克斯坦总统(哈首任总统-民族领袖纳扎尔巴耶夫文章阿拜的精神遗嘱)

石家庄二环路现状(石家庄市槐安路与西二环互通立交桥节日期间不停工)

哪个牌子可乐最好喝(细数大战可口可乐的民族可乐)

快速全身美白小窍门

祛痘吃什么好

新时代的强国行动指南(从四个维度领悟强国建设)

德云社里面的女成员(德云社唯一女主持人)

姓赵的有哪些历史故事(他是读书最少的开国宰相)

清明节小学生网上祭英烈活动(清明追思云祭英烈)

洗脸用香皂好还是洗面奶好

夏季怎么护肤

世界水日小知识五六十个字(节日普法3月22日世界水日)

白糖洗脸的好处和坏处

呼和浩特文化习俗的变化(多民族与多信仰的文化)

黄褐斑是怎么形成的

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称四大声腔的是(与昆山34)

阳历六月出生最好的日子(农历闰四月初七)

农村一年交100元的是什么保险 农村一年交100元的是什么保险呀

皮肤吸收不好怎么调理

过年为什么必须要吃饺子(过年为什么吃饺子)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端

    桂ICP备2021005363号Copyright © 2011-2022 小惠常识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