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各宫小主刚入宫(甄嬛传恩宠太过)

插图丨FREEPIK

(接上一篇)

⑥顽强求存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语出《左传》,说的是古楚先民艰辛的创业过程,意思是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发荒山野林。800年峥嵘岁月,楚国从一个边缘蛮夷小国,成长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国(《楚国八百年》评价语),苏秦评价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绝不是因为中国人幸运,正是因为中国人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早在上古的神话中就得到体现。天破了洞女娲补天,海闯了祸精卫填海,山挡了路愚公移山,水发了灾大禹治水,太阳多了后羿射九日,疫病发了神农尝百草……中国人从来不逃避困难与苦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人民都能坚持其民族精神不坠。中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存在了2000多年。它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靠对近乎猖獗的外族入侵逆来顺受。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征服者要么被迫接受中国文化,要么逐渐淹没在被征服者的海洋中。经过了如同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的历史后,也只有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才能继续保持团结,充满活力。

稻盛和夫先生有一个观点广为流传。“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它们都在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生存。马虎懒惰、不负责任的动植物并不存在。遵照自然界的规律,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也必须认认真真、竭尽全力。”

实际上,中华先民早就悟出这个道理。《周易》乾卦的《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发现天道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休无止。从而悟出,君子应效法天道之健,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⑦崇尚统一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从远古农耕社会中孕育而生。农业耕作受自然条件限制,洪水泛滥,灾害频仍,给先民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孟子对远古的水患是这样描述的,“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上》);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也有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插图丨FREEPIK

因此,如何抵御自然灾害,特别是治水,是中华先民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先生说,“天下治水,是一项规模庞大、历时长久的工程,其中所需要的社会动员深度、各方协调方式、种种社会组织法度、实际施行能力等,即或在今天看来,依然不是轻而易举所能够实现的。”

如此,更能彰显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大禹通过治水统一了华夏各氏族部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国家的雏形已初步形成。大禹治水或许是中国历史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第一次体现。而后,无论治水患、开运河,还是修长城、抵外夷,唯有国家大一统的局面才能实现。故而,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认为,中国的大一统是特殊的地理构造及物候条件所决定的。

而伴随着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大一统”的价值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诗经·小雅·北山》上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然,古人所指的“天下”并无明确的边界,而是古人认知范围内的世界,“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公羊传》)。

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人们渴望天下一统,让国家恢复和平,让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天下英主皆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直至始皇帝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形成书同文、车同轨这样的、极其罕见的大一统国家。

“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这是电视剧《大秦帝国》中有一句极为霸气的台词,表达的是秦国几代君王一统天下的愿景,据说为秦惠文王嬴驷的扮演者富大龙所写。

而历史上,真实的名言远比台词更为霸气。如雷贯耳的名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据说语出汉宣帝,但未见官方史载,大约是民间流传。所以,王东岳先生说,“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国家统一为大国体制是正常的,分裂为小国状态是异常的。”

⑧贵和尚中

贵和尚中,即“贵和谐,尚中庸”。

先说“贵和”。“和”主要指和谐、和平、和睦之意。“和”早在《尚书》里就有体现,即“协和万邦”,意即化解诸侯纷争,万邦和平相处。而今,“和”这个价值观早已深入人心,如“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

梁漱溟先生说,“中国文化最富于和平精神”。即使是在近代,中国不断遭受欺凌的境况下,中国人对于和平的信念也从未消退。孙中山先生说,“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临时大总统对外宣言书》)

英国哲学家罗素这样评价中国人:“与白人相比,中国人欺凌其他民族的欲望要小得多。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骄傲到不屑打仗,那这个国家非中国莫属。”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评价中国人,“是在本质上希望本国和平与安泰的稳健主义者。实际上,只要不首先侵犯中国,中国是从不先发制人的。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中日战争、朝鲜战争以及迄今和中国有关的战争,无论哪一次都可以叫做自卫战争。”

为什么中国人崇尚和平,不爱欺负别人?中华民族是农耕文明,华夏先民繁衍生息于黄河、长江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百姓辛勤劳作即可自力更生。如同老子所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中国人不欺负别人,不代表可以被别人欺负,古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今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严厉警告。

再说“尚中”。“中”即“中庸之道”,指做事不走极端,无过无不及,以恰到好处为宜。上古先贤从“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的现象中悟出盛极则衰、物极必反的道理,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因此,立身行事要掌握一个度,要避免“过”与“不及”的极端情况。

“过”与“不及”都是极端。我们拿谈对象举例,有的人怕受伤害,患得患失,浅尝辄止,感情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而有的人则用情太深,给别人太多压力,把别人给吓跑了。正所谓金庸先生所说“情深不寿,强极则辱”。那,“中”的状态该是什么呢?《中庸》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需要所有谈恋的人好好体会。

人这辈子,关键在于一个“度”字,把握好了度就把握好了整个人生。大家都看过宫斗剧,比如《甄嬛传》,里面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恩宠太过,便是六宫侧目;恩宠太少,便是六宫践踏,人人可欺”。这里面的度该如何把握?而中庸之道,就是把握度的最高境界。

中庸之道实乃为人处世之大智慧,对中国人的影响颇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人内敛谦和的性格,和这一思想关系很大。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1922年出版的《中国问题》中评价说,“中国人更加温文尔雅,包容宽厚,善悟善察,而西方人则更戾虐残暴。中国人看外国人就好比是我们看动物园里的动物。”

⑨崇德向善

崇德向善,意即崇尚道德,不干坏事。

先说“崇德”。“德”是做人的准则,常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是非善恶,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会因具体情况,因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德的内容也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所以,我认为,德应该是族群在发展的过程中进化出来的,为的是维护族群整体的生存要求,当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发生变化,德的内容也自然会发生改变。

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洞见“德”的容貌,遵从“道”的要求。即王东岳先生所说的“顺道而行就叫做德”。所以,后来道与德连成了一个词,如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是什么,道是宇宙法则,道是客观规律,道是万事万物自然而然的状态。而德就是人对道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许多道德规范便可从天地万物中学习而得。比如,《增广贤文》上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被孔子称为“德之本”(《孝经》)的“孝”,或许就源于此。

另外,清代官员邓钟岳在一篇争家产官司的批文中,有一段话将“道德五常”全找到了在自然界中对应的案例。“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

德是100%要遵守的行为底线,经常会有“守住道德底线”这样的描述。违背道德的人常被冠之以道德堕落、道德沦丧、道德败坏或者“缺德冒烟”等贬义词汇。这种人越有才越危险,也就是司马光所定义的小人,即《资治通鉴》所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所以,诸葛亮叮嘱刘禅要“远小人”,民间也有“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的说法。

《周易·易传·系辞下》中说,“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国语》上说,“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说的都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意思。所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厚德”才能“载物”。

反之,道德方面表现比较好的人,常被称为品德高尚之人。《尚书》上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是公正无私的,只帮助品德高尚的人。这与老子所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相近。

梁漱溟先生说,“我们尽可确言道德气氛特重为中国文化之一大特征。”楼宇烈教授说,“中国文化中没有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中国家庭、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道德的自觉自律。”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中华民族的美德,就是在那屈辱的世纪里,也仍在继续发挥作用。”

再说“向善”。“善”即有德之人的外在表现。善并不一定非得要做好人好事,不作恶,不做违反道德的事情,就是善了。但往往一般主动做好事,才能称之为行善。

行善就是积德,积德就是积福。《周易·易传·文言传》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此,就知道刘备为什么会叮嘱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⑩开放包容

学者许倬云先生说,“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返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为此中国人遭逢外来异质文化时,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先说容纳之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文化是包容的,不会要求你必须和它一致。《礼记》上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如果有人愿意了解中国文化请主动来学,中国人不会“好为人师”,更不会主动地推销自己的文化。

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是如此评价,“中国人没有兴致改变外国人的习惯,更没有我们西方人那种想给猴子穿上硬撅撅的衬衫、塞到裤子里、放到动物园观看的兴致。而且,一般来说,中国人对彼此也包容宽厚。跟中国人聊天的时候,你能感觉得出来,他们试着去了解你,而不是去改变你,对你横加干涉。”

中国文化是开放的,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尤以盛唐,最具开放包容的恢弘气象。王维诗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首都长安成为那个时代中外文化汇聚交流的中心。长安的大街上,陈列着世界各国的货物,随处可见肤色各异的商人和求学者。

再说消化之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文化之所以如此博大精深、精彩纷呈,就在于它十分重视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吸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为人们所熟知,佛教传入并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例证。

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源于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领会,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宏大的视野。《周易》坤卦《象传》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发现天地间一切有形的东西没有什么比大地更加厚实,也没有什么不是承载在大地之上的,从而悟出,君子应当如大地般柔顺宽厚,容纳万物。

本期参考资料:

1.《公羊传》

2.《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3.《左传》

4.《战国策》

5.《万古江河》,许倬云

6.《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7.《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8.《楚国八百年》纪录片

8.《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陈寿

9.《论中国》,基辛格

10.《中国问题》,罗素著,1922年出版;田瑞雪译,2019年9月第1版

11.《中国的品格》,楼宇烈

12.《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

13.《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池田大作

14.《六项精进》,稻盛和夫

15.《史记》,司马迁

16.《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国家开端》,孙皓晖

17.《大秦帝国之纵横》电视剧

18.《临时大总统对外宣言书》

19.《书剑恩仇录》,金庸

20.《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楼宇烈

21.《孝道》,林文雄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