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凉文化(五凉文化略论)

五凉文化略论

作者:贾小军

一、五凉文教政策的推动

五凉政权的创立者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张轨和李暠出身河陇著姓,各有家学底蕴。吕光、秃发乌孤、沮渠蒙逊等虽分别生于氐、鲜卑、匈奴酋豪家庭,擅长弓马战阵,但长期生活在汉族文化圈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汉化,钦慕华风,倾身儒雅。他们深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推行开明的文教政策,成为五凉文化昌盛的直接动力。

一是敦崇儒学和振兴教育。学校教育制度的恢复和陆续完善,为五凉培养了大批政治人才,有助于各政权文治的开展。同时,由于崇儒重教,推动了民间授学和著述之风,其结果是河西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史书上说:“凉州虽地居戎域,然自张氏以来,号有华风。”

二是重视人才,优礼士人。对于知识分子,五凉政权都以礼致之并量才擢用,因此士林人物多甘心为当政者效力和服务。江琼、程骏、常爽、杜骥、裴诜等中原学者“避地河西”期间,都受到五凉统治者的礼遇。凉州学者宋配、宗敞、刘昞、宋繇等,与当朝统治者之间亦有佳话流传。

三是倡导民间学术文化活动。五凉时期,河西士人云集,文化氛围浓厚,民间教育家和学者辈出。五凉政权积极的文化政策及振兴文教的举措,对民间的文化学术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民间授学和著述之风与官学和官方学术活动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形成了五凉时期河西文化教育多元化的格局。

二、文化学术昌盛 五凉政权的积极文教政策、河西独特的文化地理位置,以及大批学者的辛勤耕耘,使河西地区在经学、史学、文学、佛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经学精英辈出,学术成果累累。郭瑀的《春秋墨说》《孝经错纬》与刘昞的《周易注》是代表之作;刘昞注《人物志》,阚骃注王朗《易传》;江式的《古今文字》,更是中原学术与河西学术融会贯通、珠联璧合的力作。

史学成就卓著。前凉首创五凉史官制度,其他诸凉政权予以继承。官修史书有前凉索绥的《凉春秋》、北凉刘昞的《凉书》和《敦煌实录》等。

文学方面,诗、赋、散文皆有所成。诗作当推张骏《薤露行》《东门行》和女诗人苏蕙的回文诗《璇玑图》。赋是汉魏晋时期流行的文学形式,同样为五凉文学家所擅长。西凉李暠的《述志赋》《槐树赋》等作品,在五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散文方面,以李暠《诫子书》《上东晋朝廷表》与刘昞的《靖恭堂铭》著名。

五凉对佛教东传起过重要作用。五凉统治者多崇信佛教,吸引东来西往的佛教僧侣驻足河西。竺法护、佛图澄、鸠摩罗什、昙无谶等名僧大德都与河西有关。河西僧侣如沮渠京声、道泰、宝云、法盛等前往西域求取佛经,内地也有法显、智严、法勇等人经河西前往西域求法。姑臧、敦煌则是当时重要的译经中心。

艺术宝库瑰宝荟萃。一是石窟艺术和墓室壁画。五凉是河西石窟的重要创建期,河西壁画墓中则有很大一部分为五凉墓葬,在中国文化史和艺术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二是音乐舞蹈。五凉时期西域乐舞传入河西,并经过加工改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形式,被称为“西凉乐”。三是以姑臧为代表的城市建筑艺术。五凉政权屡次修筑姑臧城,姑臧城“大城之中,小城有五”,结构已与唐代“凉州七城十万家”的形制相近。

民间文化繁荣。史书记载的西王母信仰与镇墓文、墓券所反映的“青乌子”“北辰”“建除十二直”等民间信仰信息表明,繁荣的民间文化也为五凉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制度建设承前启后

五凉政权虽是十六国时期在河西地区建立起来的割据政权,但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颇有成就。这些政治制度往往上承汉晋,下启北朝隋唐,在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变迁中具有突出地位。

五凉制度建设的突出成就,一是职官制度独具特色:根据最高统治者称公、称王或称帝而建立起相应的“二府”体制、王国官僚体制和帝国官僚体制;根据所处政治环境的需要和统治民族的不同等因素,形成基本承袭汉晋官制的前凉、西凉模式和以汉制为主、汉夷混杂的后凉、南凉、北凉模式。二是地方行政制度承袭汉晋又有改易。所谓承袭,是指五凉地方行政制度基本承袭汉晋以来地方行政体制中州、郡、县三级制的基本架构,在基层又设乡、里。所谓改易,主要体现在五凉政权在民族或边疆地区推行护军制度。三是礼仪制度保存、传承汉晋。四是籍帐制度连绵不绝。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西凉建初籍》《北凉承阳籍》和《前秦建元籍》等,与近年来陆续公布的走马楼孙吴户籍简一起,为探讨书写材料变革前后中国中古时期户籍格式、内容及其造籍制度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文本基础。

四、五凉文化历史影响的实现路径 五凉文化虽是发端或保存于古代河西地区的地域文化,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陈寅恪先生将五凉文化视作隋唐制度的重要渊源,他指出:“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

五凉文化对北魏、隋唐产生影响,是逐步完成的。五凉时期,历次中原王朝在占有河西之后的首要举措,即迁河西豪右于都城。在北魏迁河西士民于平城之前,前秦、后秦在取得河西之后,皆有徙民之举。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徙豪右七千余户于关中,五品税金银一万三千斤以赏军士。”以一户四口计,当时徙出凉州者约三万人左右。公元403年后凉投降后秦,后秦“徙河西豪右万余户于长安”,此次从河西迁入长安者不下四万人。这两次徙民规模虽不及北魏灭北凉徙民平城,然所徙者皆“河西豪右”,其中不免众多士人,前秦所徙河西之“豪右”还包括“少有文才,流誉远近”并颇染玄学的前凉末主张天锡。

因此,五凉保存、实践汉晋制度并最终回馈中原,并非毕其功于北魏徙北凉士民入平城一役,而是经过长时段的多次传输而完成,入北魏者固然属于曾保存于河西的汉晋制度,入前秦、后秦者亦然。

来源:武威市新闻传媒集团

,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个人非盈利性网站,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